[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浅海吹填区海底管线的探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9188.4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6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伯韬;宋俊强;谢卫东;高伟;王宇光;余迪;胡军;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郑乘澄 |
地址: | 3004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浅海 吹填区 海底 管线 探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底管线的探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浅海吹填区海底管线的探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近年来围海造陆工程逐渐兴起,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对其周围地上和地下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在围海造陆规划中,经常会出现规划区域覆盖一些海底设施的情况,尤其是遇到海底油气管线等类似情况。
海底管线通常承担着经济民生的重要用途,因此在围海造陆施工中必须对其进行专项的保护,以确保满足管线安全需要而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在管线保护施工中,对管线位置确认的精度为重中之重,如果管线定位误差过大就有破坏到海底管线的风险,引发安全事故。此类管线上方一般覆盖约1m至2m厚的泥层,由于管线位于海面及泥面以下,通过常规的磁探仪、浅剖仪等探测管线位置精确度难以满足要求,采用潜水员水下探摸需要先清除管线上方1m至2m厚的浮泥,工作量巨大且效率极低。本发明采用的探摸装置可以简便快捷的实现管线精确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可以大大提高海底管线定位精度的基于浅海吹填区海底管线的探摸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浅海吹填区海底管线的探摸装置,包括探杆和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杆采用分段式结构,相邻的探杆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探头固定安装在底部探杆的下端,所述探头为弧形探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探杆上安装有水平测试机构,所述水平测试机构包括活动套环,所述活动套环的下部安装环形锁紧卡套,所述活动套的上部安装有水准仪。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对海底管线进行探测简单易操作,且制作成本较低,可以大大提高海底管线定位精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使用探杆进行探测可以大大缩短使用磁探仪、浅剖仪等设备的时间,节约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邻探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弧形探板与探杆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探杆;2、探头;3、水平测试机构;3-1、活动套环;3-2、环形锁紧卡套;3-3、水准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基于浅海吹填区海底管线的探摸装置,包括探杆1和探头2,所述探杆采用分段式结构,相邻的探杆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探头2固定安装在底部探杆的下端,为保证探杆探测到管线时能够固定而不至于从管线两侧滑开,所述探头为弧形探板结构,所述弧形探板既可以与最下端的探杆焊接在一起,两者也可以采用螺纹配装。
上述结构,为保证探杆垂直,以免产生较大误差,所述探杆上安装有水平测试机构3,所述水平测试机构包括活动套环3-1,所述活动套环的下部安装环形锁紧卡套3-2,为保证无论高潮位还是低潮位时均可探摸,所述活动套环的上部安装有水准仪3-3。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在通过磁探仪、浅剖仪等设备对管线进行探测,确认管线方向及大致位置后,通过改造后的探杆穿透海水及浮泥,进行管线探摸确认。首先通过仪器探测数据确定管顶泥层厚度及水深,以确定需组装的探杆长度(探杆每节长1.5m)并进行组装。将装有水准仪的活动套安装在探杆上端合适高度并拧紧环形锁紧卡套,最前端一节探杆前面装有弧形探板,在探摸到管线时弧形探板可以固定在管线上,并确保探杆位于管线中心线上而不会滑移到管线两侧。当探杆探测到管线后,调整探杆使水准仪中水滴居于中央,确保探杆垂直,从而实现管线的精确定位。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9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