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喂猪用料斗的缓冲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8616.1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州万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5/00 | 分类号: | A01K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渝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料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盒,尤其涉及一种喂猪用料斗的缓冲盒。
背景技术
目前,饲养员喂猪时通常是将饲料装入料斗中,猪则直接在料斗中进食。但是,饲养员无法精确的掌握猪的食量,如果装入料斗的饲料过少则不能使猪吃饱,从而影响猪的成长发育。如果装入料斗的饲料过多,猪吃不完的饲料只能剩下。料斗中剩下的饲料要么被废弃,要么被混入下次喂食时的饲料中继续给猪吃。如果将剩下的饲料废弃掉则造成饲料的浪费,如果将剩下的饲料继续给猪吃则可能持续被剩下,长此以往则可能使这部分被剩下的饲料发生霉变,发生霉变的饲料给猪进食后将导致猪生病甚至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猪直接在料斗中进食,而饲养员无法精确的掌握猪的食量,从而导致猪吃不饱或饲料过剩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由猪根据自己的食量主动调节进料量,从而能保证猪能吃饱且使饲料不被剩下的喂猪用料斗的缓冲盒。
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喂猪用料斗的缓冲盒,包括顶部为敞口且内部具有空腔的盒体,在所述盒体下底面上设有出料口,在所述盒体内部设有与出料口相配合的拨料板,在所述盒体上还设有贯穿盒体侧壁并与拨料板相连接且能转动的拨料杆。
进一步的,在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拨料杆相配合的腰型孔,所述拨料杆穿过腰型孔并与拨料板相连接,且该拨料杆能沿腰型孔上下移动。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拨料杆相配合并能带动拨料杆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盒体上并具有引导槽的安装座、与拨料杆相连接并与引导槽相匹配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引导槽配合后连接在安装座上,且该调节板能沿引导槽上下滑动。
为了便于使料斗中的饲料通过盒体底部的出料口漏入料盘中供猪进食,所述盒体底部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盒体顶部的敞口上还设有上下贯通的进料盒。
为了确保效果,所述进料盒为圆柱形,且该进料盒固定在盒体上。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盒体内部具有容纳饲料的空腔,其盒体底部设有出料口,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料斗上,当猪需要进食时只需使用猪嘴拨动拨料杆,则拨料杆带动拨料板转动,从而将盒体内部的饲料通过出料口拨入盒体下方的料盘中,猪低头从料盘中进食时拨料杆以及拨料板在重力作用下回复原位,即拨料板与出料口配合后遮挡住出料口,可防止盒体内部的饲料持续流入料盘中,从而可根据猪的食量使猪主动进食,即可保证猪能吃饱且使料盘中的饲料不被剩下。
(2)本实用新型的盒体上设有与拨料杆相配合的腰型孔,所述拨料杆能沿腰型孔上下移动,则可方便猪进食时通过拨动拨料杆进而拨动拨料板,使盒体内部的饲料通过进料口进入料盘中供猪进食。
(3)本实用新型的盒体上设有与拨料杆相配合并能带动拨料杆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通过该调节装置可调节拨料杆在腰型孔中上下移动,即可方便猪进料时拨动拨料杆,又可在猪进食完后将拨料杆固定在腰型孔底部,防止猪拨动拨料杆玩耍而使饲料进入料盘中并造成饲料的浪费。
(4)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与调节板,调节板与安装座上的引导槽配合后连接在安装座上,且调节板能沿引导槽上下滑动,拨料杆则可在调节板的带动下在腰型孔中上下移动。
(5)本实用新型的盒体底部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以便于使饲料沉积在出料口处,方便猪进食时将饲料拨入料盘中。
(6)本实用新型的盒体顶部的敞口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进料盒,方便通过该进料盒将本实用新型与料斗相连接,从而将料斗中的饲料导入盒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盒体,2—出料口,3—拨料板,4—拨料杆,5—安装座,6—调节板,7—进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州万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彭州万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8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方法
- 下一篇:钛聚焦环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