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椎弓根钉滑动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8473.4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史亚民;白艳丽;樊国平;刘治辉;朱军磊;白云生;仇万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亚民;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20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椎弓根钉 滑动 固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椎弓根钉滑动固定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主要用于小儿各种脊柱畸形、骨折、脊柱不稳、退行性脊柱疾病等的固定。
背景技术
小儿脊柱畸形主要分为特发性脊柱畸形,先天性脊柱畸形,神经肌肉型脊柱畸形等类型,脊柱畸形的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肺残气量增加,主要由于胸壁活动受限引起的,肺容量的减少与脊柱畸形程度密切相关。
脊柱畸形在我国青少年人群的发病率为1%,已日益引起家长的重视。脊柱畸形可发生于颈椎、胸椎或腰椎,常呈现“C”或“S”形畸形。
脊柱畸形患儿会出现背部扭曲、双肩不等高从而影响美观,另外,脊柱畸形往往不是单纯脊柱弯曲的问题,胸廓也会随之变形,并引起肺功能降低、肺活量减小,严重影响重要脏器发育,同时也会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方便、结构新颖的颈椎椎弓根钉滑动固定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颈椎椎弓根钉滑动固定系统由渐变棒(1)、螺塞(2)、滑动钉(3)组成,其特征在于:渐变棒(1)由Φ3.5为坚强固定节段和Φ3.2为滑动节段组成,渐变棒(1)有两种固定形式:一是被一个螺钉固定,二是被相邻节段的两个螺钉固定;滑动钉(3)一端有外螺纹设计结构,且该端头部有斜形样式的刃口,便于手术时植入椎弓根内,另一端有U形开口、螺纹孔,与螺纹连接处有环槽,U形开口两侧有对称盲孔,便于手术时器械持取。
滑动钉(3)U形口的特殊设计,将3.5-3.2-0.3的间隙量放宽至0.8mm,增加了渐变棒(1)与滑动钉(3)之间固定与滑动的可控量,排除因加工误差和锁紧过程下沉可能导致的滑动失效,螺钉内螺纹环槽设计,对螺塞起限位和锁紧防退作用。
手术操作过程中,实施钻孔,行手术切口,植入滑动钉(3),并将渐变棒(1)置入滑动钉(3)内,依次拧入螺塞(2)并锁紧,从而实现固定与滑动目的。
该系统依据小儿脊柱解剖特点设计,外形和尺寸更适合小儿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为小儿椎弓根钉固定后的身体发育提供了安全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专为小儿骨骼生长特性而设计,其可在生长节段实现自动滑动调节,有效解决了曲轴现象的产生,防止胸廓变形等,保护脊柱前端脏器,无需二次手术调节,避免多次手术干预带来的风险,减少了小儿患者的病痛,螺钉植入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在矫正脊柱畸形加重的同时,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正常生活和学习。
本实用新型采用新颖的设计结构,操作简单、实用,加工成本低,适宜于骨科临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渐变棒(1)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钉(3)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颈椎椎弓根钉滑动固定系统由渐变棒(1)、螺塞(2)、滑动钉(3)组成,对有适应症的患儿实施固定手术:首先确定植入滑动钉(3)的进钉点、深度和方向,确定滑动钉(3)的规格,行手术切口,植入滑动钉(3),再依次置入渐变棒(1),拧入螺塞(2)并锁紧,从而实现手术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亚民;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史亚民;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84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椎体非融合棘突间用撑开钳
- 下一篇:导风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