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个用高层逃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8127.6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沙金龙;刘广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天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0032 辽宁省沈阳市皇***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个用 高层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装置,具体说是把个人从高层建筑物上,沿着户外平缓地载到地面的一种装置,它适合在发生火灾、地震等重大灾情时高层居民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高层建筑产生的隐患愈来愈显现出来,如果发生火灾、地震等重大灾情时,高层建筑上的居民是不能通过电梯和消防通道撤离高层建筑。为此CN202687701U公开了一种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它包括减速阻尼装置,减速阻尼装置包括变速器26和负载轮27,负载轮27包括其周边带轴向轮檐271(以下称为阻尼盘)、负载轮摩擦片座274和由拉簧273连接的两个扇形摩擦片272,其目的是:当主轴旋转速度即轿厢下降速度过快时,经过变速器后使摩擦片座提高转速,两个扇形的摩擦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拉簧的拉力移向轮檐,与轮檐摩擦,带动负载轮加入旋转,加大了系统的负载,限制了输出轴转速的上升,进而限制了主轴的转速持续上升,将转速降下来。CN202687701U适合安装在建筑顶部,属于一种公共救援装置,不适合每个家庭配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个用高层逃生装置,当它载人时,能克服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把人平缓地载到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负载轮,其特征是:在主轴上依次安装前端盖、负载轮、主绳轮、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后端盖,负载轮、主绳轮和行星齿轮减速器安装在前、后端盖之间,吊钩固定在前、后端盖的上部;负载轮的阻尼盘固定在前端盖上,负载轮的摩擦片座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键连接在主轴上,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内齿圈形成在主绳轮上,与主绳轮为一体;在主绳轮的下面有左导向绳轮和右导向绳轮,这三个绳轮的轴平行安装在前、后端盖上,三个绳轮在一个平面上;一根钢丝依次套在左导向绳轮、主绳轮和右导向绳轮上,钢丝套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挂钩。左、右导向绳轮的作用是增加钢丝绳与主绳轮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钢丝绳与主绳轮的摩擦力,防止钢丝绳在主绳轮打滑。
使用时将吊钩挂在高层建筑物上,逃生者将其中一个挂钩挂在自己的腰上,跳下,在逃生者重力作用下该端钢丝绳下降,主绳轮旋转,进而内齿圈、行星轮、太阳轮、主轴、摩擦片座和摩擦片同时旋转。当下降速度过快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负载轮的两个扇形的摩擦片克服拉簧的拉力移向尼阻盘,与尼阻盘摩擦,阻尼旋转速度,下降减速,使逃生者平缓落地。同时钢丝绳另一端的挂钩升上去,接另一个逃生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它能将人平缓地载到地面,且成本低廉,为家庭购买提供了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略去端盖和吊钩)。
图3是图1的右视图(略去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在主轴7上依次安装前端盖4、负载轮、主绳轮3、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后端盖1,负载轮、主绳轮和行星齿轮减速器安装在前、后端盖之间,吊钩4固定在前、后端盖的上部;负载轮的阻尼盘5固定在前端盖上,负载轮的摩擦片座6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8键连接在主轴上,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内齿圈9形成在主绳轮上,与主绳轮为一体;在主绳轮的下面有左导向绳轮10和右导向绳轮11,这三个绳轮的轴平行安装在前、后端盖上,三个绳轮在一个平面上;一根钢丝12依次套在左导向绳轮、主绳轮和右导向绳轮上,钢丝套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挂钩。左、右导向绳轮的作用是增加钢丝绳与主绳轮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钢丝绳与主绳轮的摩擦力,防止钢丝绳在主绳轮打滑。
使用时将吊钩挂在高层建筑物上,逃生者将其中一个挂钩挂在自己的腰上,跳下,在逃生者重力作用下该端钢丝绳下降,主绳轮旋转,进而内齿圈、行星轮13、太阳轮、主轴、摩擦片座和摩擦片14同时旋转。当下降速度过快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负载轮的两个扇形的摩擦片克服拉簧15的拉力移向尼阻盘,与尼阻盘摩擦,阻尼旋转速度,下降减速,使逃生者平缓落地。同时钢丝绳另一端的挂钩升上去,接另一个逃生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天,未经刘广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8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