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8050.2 | 申请日: | 2013-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苏刚;姚风雷;鲍新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地地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5/10 | 分类号: | E21B25/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用钻探工具,具体涉及适用于钻探钻进取心工具中岩心提断机构中的卡簧。
背景技术
卡簧是地质勘探中岩心提断机构的关键部件之一,当钻杆内管岩心装满到位后,将内管上提,此时通过卡簧与内管及卡簧座的相对运动抱紧并卡断岩心,由此顺利把岩心捞出。现有的卡簧均为闭合的锥形结构,其内部设置厚度相同的环形牙槽,这种结构的卡簧收缩有限,因此易造成卡心不牢,导致脱心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卡簧为锥形结构,因此其内壁上等厚度环形牙槽的设计,在岩心与卡簧较窄的下端摩擦后,岩心与卡簧较宽的上端之间的摩擦力并没有增加,此时,卡簧与岩心上端之间不能保证成分的抱紧力,导致卡心不牢。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岩心卡取牢固、提高取心工作可靠性的卡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卡簧,包括锥形的卡簧本体,所述卡簧本体为非闭合的锥形结构,卡簧本体的内壁设有多个轴向通水槽,相邻两个通水槽之间的卡簧本体内壁上设有环形齿部,所述环形齿部上齿的厚度沿卡簧本体的窄端至卡簧本体的宽端递增。
沿环形齿部的中部剖开,形成非闭合的卡簧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卡簧的锥形结构的设置,通过卡簧与卡簧座的锥面配合的装配,使卡簧与卡簧座形成相对运动,使卡簧收缩抱紧岩心,而非闭合结构的卡簧结构的设置,相对于闭合的卡簧,在与卡簧座的相对运动中,能够收缩的更紧,通过收缩卡紧岩心,进行卡断和卡取岩心,由此,非闭合结构的卡簧卡取岩心更加牢固,避免了脱心现象,增加了岩心卡取的可靠性;卡簧内部的沿卡簧本体的内壁锥面,厚度依次递减或递增的环形齿部增强了卡簧与岩心之间的抱紧力,进一步保证卡簧卡紧岩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锥形的卡簧本体1,所述卡簧本体1为非闭合的锥形结构,卡簧本体1的内壁设有多个轴向通水槽2,通水槽2用于钻具冲洗液的流通,相邻两个通水槽2之间的卡簧本体1内壁上设有环形齿部3,所述环形齿部3上齿的厚度沿卡簧本体1的窄端至卡簧本体1的宽端递增,通水槽2的深度沿卡簧本体1的窄端至卡簧本体1的宽端递增,具体地,沿环形齿部3的中部剖开,形成非闭合的卡簧本体1。
在钻具的岩心提断机构中,卡簧的外锥面与卡簧座的内锥面配合,卡簧座位于钻头的内部,当钻进时,由于卡簧本体1为非闭合的锥形结构,且卡簧本体1靠自身的弹性张力紧贴在卡簧座内,岩心可以顺利通过卡簧进入内管;岩心装满内管到位后,向上提钻头1时,因为卡在卡簧本体1内的岩心仍与地下岩心相连接,因此,卡住岩心的卡簧本体1也处于静止状态,而卡簧座随着钻头的上提也向上运动,则本实用新型所述卡簧相对于卡簧座向下移动,由于卡簧本体1为非闭合的,在与卡簧座的相对运动中,非闭合的卡簧比闭合的卡簧可以收缩的更紧,通过收缩卡紧岩心,进行卡断和卡取岩心,由此卡取岩心更加牢固,避免了脱心现象,增加了岩心卡取的可靠性。
卡簧本体1内的沿卡簧本体1的内壁锥面,厚度依次递增或递减的环形齿部3增强了卡簧与岩心之间的抱紧力,进一步保证卡簧卡紧岩心,同样地,为了保证卡簧本体1的开口处与岩心的抱紧力,非闭合的卡簧本体1的开口处这在环形齿部3的中部。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地地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地地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8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安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面向大型灯具的通用型升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