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榨油机榨膛快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6979.1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夏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副涛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B30B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新中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榨油机 榨膛快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小型榨油机。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家用小型榨油机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电机带动插入到榨膛10中的榨杆20转动挤压膛中的花生,从而榨出花生油。为便于维护和清洗榨杆20、榨膛10等部件,人们将榨膛10与电机的外壳之间设置成可拆卸式的,当前榨油机的榨膛10由锁紧圈30锁紧在电机壳外,而锁紧圈30则由多颗螺丝分别穿过锁紧圈30的穿孔301后拧紧安装到电机壳上,如图1所示,这样在拆卸榨膛10时就变得比较繁琐,而且螺丝受榨油过程中长期振动后容易产生松动,这样会大大影响榨杆20和榨膛10之间的配合,进而影响它们之间的压榨力,从而会降低花生的出油率,甚至可能会引起电机因阻力太大而无法转动,这样不仅不能继续榨油工作,还可能损坏电机,因此当前榨油机的榨膛结构不太合理,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拆装方便、工作稳定并能始终确保榨油出油率的榨油机榨膛快拆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榨油机榨膛快拆结构,包括有电机、与由电机驱动的动力输出轴套接的榨杆,以及套在榨杆外的榨膛,所述榨膛由锁紧圈锁紧在动力轴外壳上;在所述动力轴外壳的连接座上设有供榨膛端部的挡耳插入的卡槽;在所述连接座端部设有与锁紧圈的内孔相对应的挡环;在所述锁紧圈的内孔里端设有至少两段锁定台,在所述连接座上削有供锁紧圈套进来时能避开锁定台的避开位;所述锁紧圈从连接座的避开位套进来并拧紧在挡环外时,该锁定台的里竖壁、外竖壁分别挡在榨膛的挡耳的外竖壁和挡环的里竖壁上。
在对上述一种榨油机榨膛快拆结构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供锁紧圈旋转到位的限位块。
在对上述一种榨油机榨膛快拆结构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锁紧圈外壁上设有旋动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它是利用锁紧圈内孔中的锁定台从连接座的避开位套进来后旋动卡在挡环里侧来锁定榨膛以防轴向松动和防止锁紧圈脱出连接座的,于是在拆装榨膛时只要拧动锁紧圈即可,而不需要拧动多颗螺丝来将锁紧圈固定到连接座上,也就不用反复拆装螺丝才能维护、清洗榨膛和榨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拆装方便,并使榨油工作长期保持稳定和始终确保榨油出油率。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是现阶段榨油机榨膛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榨油机榨膛快拆结构,如图1至5所示,其包括有电机1、与由电机驱动的动力输出轴2套接的榨杆3,套在榨杆3外的榨膛4,所述榨膛4由锁紧圈5锁紧在动力轴外壳6(当动力输出轴是电机轴时,动力轴外壳6就是电机壳,而当电机1通过变速器变速后输出动力时,此时动力轴就是变速器的输出端,于是动力轴外壳6就是变速器外壳)上;在所述动力轴外壳6的连接座61上设有供榨膛4端部的挡耳41插入的卡槽611,当榨膛4的挡耳41卡入到卡槽611中时,榨膛4不能在360度圆周上产生松动,接下来就要用锁紧圈5来防止榨膛轴4向移动,于是在所述连接座61端部设有与锁紧圈5的内孔相对应的挡环612,使套在挡环612外的锁紧圈5能在挡环612外壁上旋转;在所述锁紧圈5的内孔里端设有至少两段锁定台51,在所述连接座61上削有供锁紧圈套5进来时能避开锁定台51的避开位613,这样才能使锁紧圈5从挡环612外套进来再旋动锁紧;所述锁紧圈5从连接座61的避开位613套进来并拧紧在挡环612外时,该锁定台51的里竖壁511、外竖壁512分别挡在榨膛4的挡耳41的外竖壁411和挡环612的里竖壁6121上,这样就可防止榨膛4在轴向上产生松动。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先将锁紧圈5的锁定台51对准连接座61的避开位613套在连接座61外并使锁定台51靠向挡环612的里侧,接着将榨杆3套接在动力输出轴2上;然后,将榨膛4的挡耳41对准连接座61的卡槽611插入到位,最后再旋动锁紧圈5即可锁紧榨膛防止榨膛4在轴向上产生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副涛,未经刘副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6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