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腕工作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6269.9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6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建红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19/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461 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湖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腕 工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绑定在人体手腕上的手腕工作灯。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各种照明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照明灯具,其中工作灯也逐渐进入工作场合,作为照明使用,一般的工作灯如手电筒由于携带方便灵巧,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手电筒使用时必须用手拿着,通过手的运动来控制光线照射的方向。典型的手电筒一般有一个经由电池供电的灯泡和聚焦反射镜,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如今,LED光源因具有耗电量少、发光效率高、低发热、使用寿命长、节能等优点,也被应用到手电筒中,而常见的LED手电筒一般只有一个LED光源或几个LED光源围成的一小圈,因此常见的LED手电筒在夜间工作时,发光源的照明亮度还不够,照明效果还达不到要求,照明范围也受到限制。一般的手电筒使用时需要手持,在有些情况下,例如:在昏暗或者光束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对某部件某部位进行照明或维修工作时,既需要手持手电筒又需要拿住某工作工具,使用十分不方便,同时一般的手电筒方向也是固定的,在某些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携带使用方便的电子照明工具,具有较好的照明效果,以便于人们在黑暗中工作或检修时释放双手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绑定在人体手腕上使用方便、提高照明效果的手腕工作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腕工作灯,包括灯体和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呈扁平状,灯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有发光元件的灯头,灯体内设有与与发光元件电性连接的电池组和线路板,灯体的下表面中部通过转动机构与一底板可转动地连接,在底板的两端设置有可绑在手腕上的连接带。
作为改进,所述灯体是由上壳体与下壳体对合而成,上壳体与下壳体对合后在侧部形成供灯头安装的开口,在上壳体内设有供电池组置入的电池仓。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机构是这样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凸设有一中空的局部球形凸部,在局部球形凸部的内壁上设有一局部球形的、用于连接和限位的球头,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中部设有与局部球形凸部配合相接的轴套结构,轴套结构上设有与球头相连接的中心柱以及与局部球形凸部相配合的内凹球面,所述灯体通过轴套结构与局部球形凸部、球头的配合,实现灯体的360度水平旋转和上下一定角度的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发光元件是由呈一字排列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组成,其中第一发光元件为一大功率LED灯,设置在居中的位置,第二发光元件为若干小功率LED灯,设置在第一发光元件的两侧。
再改进所述灯头包括与第一发光元件相对应的聚光碗罩以及与第二发光元件相对应的聚光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分别安装在线路板上,所述聚光碗罩和聚光碗分别卡接固定在上壳体与下壳体对合后形成的开口处对应套设在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上。
再改进,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对应于电池仓的部位卡接有电池盖板,在上壳体的上表面还设有开关按钮。
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周边设有连接柱,对应地,在下壳体上设有连接沉孔,通过螺钉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固定。
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用于连接连接带的轴销,所述连接带为魔术贴,连接带的一端固定在一个轴销上,另一端穿过另一个轴销与连接带的另一面相粘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灯体与底板通过转动连接,并在底板上设置可绑在手腕上的连接带,这样灯体可在水平360°旋转及上下15°旋转,并将原来传统的手持式工作灯改为手带式,不仅可任意调节照明角度,且携带使用更为方便;另外中间设置大功率LED灯,在聚光碗罩的作用下可进一步提高该光源的整体照明性能,而两边设置的小功率LED灯,可以辅助发光,扩大照射面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照明亮度高、照明范围较大、可绑定在人体手腕上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建红,未经蒋建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6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毂中心盖标贴自动冲压装置
- 下一篇:油气管道数据接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