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弹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6032.0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玉;刘涛涛;段磊;黄彪;赵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弹射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弹射试验装置,属于船舶与水下航行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海战中越来越重视对敌的精确打击和对自己的隐身保护,水下发射航行体在这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然潜射航行体在水面附近高速航行以及穿越水面时,由于水面效应的显著作用和流体介质密度的突变,将引起航行体力学环境的急剧变化,加之波浪与海流的作用,会对航行体产生相当大的扰动,从而影响航行体的出水姿态,产生剧烈的冲击和振动,甚至导致航行体结构的破坏和控制系统的失灵。因此,充分认识潜射航行体穿越水面过程中的水动力现象及其机理,揭示相关的流体动力学特性与结构响应问题的机理,对提高潜射航行体水下垂直发射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出水过程的研究手段中,水洞实验仅能基本满足对空泡现象和航行体水下运动工程的需要,无法实现航行体的出水过程的研究;水下发射实验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但实验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对实验设备及测试技术的要求非常苛刻,获取的数据有限,无法支持系统深入的分析,难以总结系统规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航行体的出水过程研究的问题,提供一种气体弹射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体弹射试验装置,包括储水装置、动力装置以及锁紧机构;
所述储水装置为方体储水箱,上下面为金属板,侧面中有一面所用材料与上下面相同,且上半部分开有沟槽,底部开有放水阀,方便更换水质;另三面为透明材料,便于观察内部的实验情况;
所述金属板包括铁板、不锈钢板、钢板、合金板;
所述透明材料包括普通玻璃板、有机玻璃板。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环扣、动力弹簧、车体、滑轨、锁紧连杆以及传动连杆;
所述环扣包括箱体环扣和车体环扣,箱体环扣固定在储水装置侧面金属板上,车体环扣固定在车体上,两者用于拉伸弹簧;
所述车体包括车身、轮子以及轮子连接棒,其中车身为金属板焊接而成,车身内部中空,俯视为“口”型;轮子连接棒为实心金属棒;金属棒穿过车身任意两个相对的金属板,与轮子固连;在车身另外两个金属板的几何中心开有位置相对应的孔,用于锁紧连杆的通过;车身上固定有启动挡板,启动挡板位于孔下方,即靠近锁紧扳手支架的一侧;
所述滑轨由两个Z字形和两个L形金属板组成,Z字形金属板的长度大于L形金属板;
所述锁紧连杆为空心圆柱形直杆,其圆柱直径沿轴向有三种尺寸,沿轴向直径最大部分位于中间;
所述传动连杆为Z字形空心圆柱杆,圆柱杆一端固连内螺纹套筒;
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关系:环扣固连在储水箱侧面金属板和车体上;滑轨围绕储水箱侧面金属板上开设的沟槽固连在金属板上;车体放置于滑轨内部;动力弹簧两端分别与箱体环扣、车体环扣相连,通过弹簧收缩实现车体向上运动;锁紧连杆穿过车体、储水箱侧面金属板沟槽与传动连杆连接;传动连杆位于储水箱内部。
所述锁紧机构由锁紧扳手、锁紧扳手支架以及锁紧弹簧组成;
所述锁紧扳手为折杆,一端为“帽檐”型勾手,靠近勾手处分别开有通孔和螺纹孔;
所述锁紧扳手支架为方形实金属体,在方形体任意一个表面固定两个开有通孔的金属板,两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与锁紧扳手的宽度相同;
锁紧机构连接关系:锁紧扳手支架固连到储水装置侧面金属板上;锁紧扳手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锁紧扳手支架上;锁紧弹簧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锁紧扳手与滑轨L形金属板上;
总体连接关系:将动力装置与锁紧机构固连在储水箱侧面金属上;锁紧机构位于动力装置下方;锁紧扳手通过启动挡板将车体锁定在滑轨底部。
工作过程:关闭放水阀,向储水箱注水;拉动车体向下运动,,用锁紧扳手将车体锁紧在滑轨底部,待水面平静后,通过锁紧连杆与传动连杆向实验模型通气;扣动锁紧扳手,使弹簧收缩,带动车体向上运动,进而通过传动连杆带动实验模型出水,同时进行实验观测和数据测量等工作。
在所述滑轨顶部还能够放置防护垫,以减少实验中对滑轨的损耗。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体弹射试验装置,可以对航行体水下运动阶段以及穿越水面过程进行模型实验研究,解决了出水实验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体弹射试验装置,节省空间,造价低廉,节约能源,适于小型模型出水实验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6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