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螺旋输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5334.6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5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梅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锐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20 | 分类号: | B04B1/20;B04B7/00;B04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4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螺旋 沉降 离心机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连续供料和出料的卧螺离心机,特别是一种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螺旋输送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卧螺沉降卸料离心机对工业废水或者污水的脱水过程在同一通道内进行和完成,螺旋推料器的叶片实地敷设在筒身上,废液和分离的清液只能通过螺旋槽体和转鼓之间形成的间隙分离。由于转鼓和螺旋体之间的速差,引起螺旋叶片对滤液的搅动,而降低了分离效果;同时,清液通过螺旋槽溢流,溢流时间加长,溢流通道单一,整机处理效益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螺旋输送器,所述的这种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螺旋输送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卧螺沉降卸料离心机处理污水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螺旋输送器,包括转鼓和螺旋体,所述的螺旋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的转鼓内,螺旋体包括筒体和推料叶片,所述的推料叶片以螺旋方式连接在筒体的外圆周上,其中,所述的筒体包括有一个进料端和一个清液出口端,所述的清液出口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的进料端的直径,邻近清液出口端的筒体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清液溢流孔,任意一个所述的清液溢流孔均连通筒体内侧和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清液溢流孔均位于从清液出口端开始的推料叶片的前5个螺距之间的筒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清液溢流孔的数目是4个。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清液溢流孔均为15×60mm的方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料液从筒体进料端和转鼓之间的间隙进入转鼓,转鼓和螺旋体差速旋转,料液混合物在离心力场的作用下,重相被分离到转鼓内壁上,轻相包容在螺旋输送器的螺旋体外围,在差速器的作用下,螺旋体将固相体不断地推向固相出口,清液从液相出口溢出,清液溢流孔增加了清液回流通道,便于被分离的清液顺利地溢出离心机,减小清液溢流阻力,提高清液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的螺旋体上设置清液溢流孔,增加了多条清液回流通道,经试验测试,比传统的卧式螺旋离心机分离的固相含湿率降低5%以上,分离效果提高1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螺旋输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螺旋输送器的径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螺旋输送器,包括转鼓(图中未示)和螺旋体,所述的螺旋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的转鼓内,螺旋体包括筒体1和推料叶片2,所述的推料叶片2以螺旋方式连接在筒体1的外圆周上,其中,所述的筒体1包括有一个进料端和一个清液出口端,所述的清液出口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的进料端的直径,邻近清液出口端的筒体1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清液溢流孔3,任意一个所述的清液溢流孔3均连通筒体1内侧和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清液溢流孔3均位于从清液出口端开始的推料叶片2的前5个螺距之间的筒体1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清液溢流孔3的数目是4个。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清液溢流孔3均为15×60mm的方孔。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料液从筒体1进料端和转鼓之间的间隙进入转鼓,转鼓和螺旋体差速旋转,料液混合物在离心力场的作用下,重相被分离到转鼓内壁上,轻相包容在螺旋输送器的螺旋体外围,在差速器的作用下,螺旋体将固相体不断地推向固相出口,清液从液相出口溢出,清液溢流孔3增加了清液回流通道,便于被分离的清液顺利地溢出离心机,减小清液溢流阻力,提高清液分离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锐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锐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5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