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元件的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5290.7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8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邱铉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暹劲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15/0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第二喷气部件朝向本体的隔板的下方处喷出气幕,即可防止第一除尘室内的粉尘经由隔板与电子元件间的空隙飞散至第二除尘室,以有效清除电子元件表面的粉尘,而可提升除尘效果的电子元件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如电路基板)须历经多道制程,制程中常会于表面沾附粉尘杂质,而必须加以排除,以利进行后续制程作业。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除尘装置,其是在一本体10的内部设有除尘室101,该除尘室101的顶、底部连通有吸尘管路102、103,前、后端则设有入口104及出口105,并以一输送机构11输送电路基板20通过本体10的除尘室101,还在该本体10的除尘室101内装设二喷气件12、13,而于输送机构11输送电路基板20通过本体10的除尘室101时,即利用二喷气件12、13喷出的高压气流分别吹拂电路基板20的二表面,使沾附于电路基板20二表面的粉尘扬起,再分别由吸尘管路102、103排出,而可清除电路基板20表面的粉尘;然而,该除尘装置于进行除尘作业时,由于二喷气件12、13喷出的高压气流吹拂电路基板20二表面,使电路基板20表面的粉尘扬起时,粉尘即随着高压气流于本体10的除尘室101四处飞散,使得吸尘管路102、103无法将除尘室101的粉尘完全吸引排出,因此,当输送电路基板20经过二喷气件12、13后,即有少部分的粉尘会再度沾附于电路基板20的表面,其不仅除尘效果不佳,更影响后续制程的品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发与制作经验,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究研创出一种电子元件的除尘装置,并以改善习式的缺弊,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除尘装置,解决现有结构存在的除尘效果不佳,影响后续制程品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元件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本体:设有入口及出口,并在该入口与出口间设有电子元件的输送路径,还在该输送路径上方设有隔板,并在该隔板的前侧设有连通第一吸尘管路的第一除尘室,后侧设有第二除尘室;
第一喷气部件:设于本体的第一除尘室内,并设有第一喷气口,以供喷出清除电子元件表面粉尘的气幕;
第二喷气部件:设于本体的第二除尘室内,并设有第二喷气口,该第二喷气口朝向该本体的隔板下方处倾斜,以在该隔板下方处喷出气幕;
输送机构:供输送电子元件沿着输送路径通过本体。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可增加如下技术特征:
该第一、二喷气部件的第一、二喷气口呈狭长形状。
该第一、二喷气部件分别连通供气管路。
该本体的输送路径下方设有第三除尘室。
该本体的第三除尘室连通第二吸尘管路。
该本体的第三除尘室内设有具有第三喷气口的第三喷气部件。
该第三喷气部件的第三喷气口呈狭长形状。
该第三喷气部件连通供气管路。
该输送机构设有穿伸于本体的架体,并在该架体上设有沿着该本体的输送路径延伸的轨道,在该架体的轨道前端滑设有第一输送部件,并在该第一输送部件连结第一驱动组,以驱动第一输送部件将电子元件输送进入本体内,该架体的轨道后端滑设有第二输送部件,并在该第二输送部件连结第二驱动组,以驱动该第二输送部件将电子元件接续输送通过本体。
该输送机构的第一、二驱动组是皮带轮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除尘装置,其是在中空的本体前、后端设有入、出口,并在该入、出口间设有电子元件的输送路径,在该输送路径上方设有隔板,在该隔板的前侧设有具吸尘管路的第一除尘室,后侧则设有第二除 尘室,还在该第一除尘室内设有第一喷气部件,该第二除尘室内则设有第二喷气部件,而可输送电子元件沿着输送路径通过第一除尘室、隔板及第二除尘室下方,并以第一喷气部件及第二喷气部件喷出的气幕清除电子元件表面的粉尘,而由第一除尘室的吸尘管路排出;其中,该第二喷气部件朝向隔板的下方处喷出气幕,即可防止第一除尘室内的粉尘经由隔板与电子元件间的空隙飞散至第二除尘室,以有效清除电子元件表面的粉尘,进而达到提升除尘效果的实用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暹劲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暹劲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52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