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温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4994.2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座椅电加热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车辆舒适系统,广为驾乘人员所欢迎。其比车载空调系统具有更为直接、迅速、节能的座椅热温加热取暖效果,逐步成为冬季寒冷地域车辆的基本功能要求,已越来越快地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目前已有的汽车座椅电加热系统的应用中,一种新兴的箔式印刷导体型座椅热温技术研究已经产生。此类热温加热装置包含印刷型的箔式导电热温膜垫,其特征是采用诸如在聚酯薄膜、聚碳酸酯等塑膜基材表面上,涂覆电阻性金属/非金属导电涂层作为发热体。如将导电银层作为梳状对称的电极带,将石墨+有机粒子合成PTC(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碳浆膜作为电极带所联接的发热覆体,电极带和发热覆体构成导电涂层发热体。
PTC碳浆膜具有正的温度系数特征,箔式导电热温膜垫温度的上升而产生正的回路阻抗变化,回路电流降低,抑制箔式导电热温膜垫温度的剧烈变化。将电极带与发热覆体二者按照规律图案进行排列合成在塑膜基材表面上,实现了箔式热温垫体的自控温加热效果。
此种箔式导电热温膜垫中的导电发热浆料通常采用丝网印刷等工艺,实现了更为简易的生产工艺技术,更为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更为均匀的座椅热温功能。
然而,以往此类座椅热温加热装置产品的箔式导电热温膜垫往往仅限于基于塑膜基材的单一表面进行导电加热层的涂覆技术。此种方式虽然有着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箔式导电热温膜垫发热功率相对平均,难以进行重点区域的温度特殊设置表达;同时,单一层面电路设置易于出现抗损性差,一旦出现塑膜基材的导体涂覆表面的机械损伤,就易于造成整个箔式导电热温膜垫的发热功能失效。
因此,如何解决塑膜基材的导体涂覆表面的机械损伤,就易于造成整个箔式导电热温膜垫的发热功能失效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温加热装置,以解决塑膜基材的导体涂覆表面的机械损伤,就易于造成整个箔式导电热温膜垫的发热功能失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温加热装置,用于汽车座椅,包括至少一个箔式导电热温膜垫,所述箔式导电热温膜垫包括塑膜基材,所述塑膜基材的第一表面涂覆有第一导电涂层发热体,所述塑膜基材的第二表面涂覆有第二导电涂层发热体。
优选地,在上述热温加热装置中,所述第一导电涂层发热体至少包括:
一对主电极;
与两条主电极一一对应连接,且呈分布状梳式对称排列的两条电极带;
覆盖于两条电极带之上的PTC碳浆发热覆体。
优选地,在上述热温加热装置中,所述主电极和所述电极带为涂敷在所述塑膜基材表面的金属导电浆料层。
优选地,在上述热温加热装置中,第二导电涂层发热体至少包括:
一对主电极;
与两条主电极一一对应连接,且呈分布状梳式对称排列的两条电极带;
覆盖于两条电极带之上的PTC碳浆发热覆体。
优选地,在上述热温加热装置中,所述主电极和所述电极带为涂敷在所述塑膜基材表面的金属导电浆料层。
优选地,在上述热温加热装置中,所述第一导电涂层发热体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二导电涂层发热体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在上述热温加热装置中,所述第一导电涂层发热体具有外部引出电路,所述第二导电涂层发热体具有外部引出电路;
所述第一导电涂层发热体的外部引出电路与所述第二导电涂层发热体的外部引出电路相互独立或相关联。
优选地,在上述热温加热装置中,所述第一导电涂层发热体的主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涂层发热体的主电极通过穿设导体铆钉实现并联或串联。
优选地,在上述热温加热装置中,所述导体铆钉还穿过导线的连接端子,所述导线与外部引出电路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热温加热装置中,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箔式导电热温膜垫一侧或两侧的柔性覆层。
设置于所述箔式导电热温膜垫一侧的胶粘固定层,用以与座椅承载部件安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49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纱整经机的压纱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