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智能地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4891.6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5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冯顺;王珊;刘红阁;付晓玥;王雪;赵颖;赵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7/02 | 分类号: | A47G27/02;G01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兰兰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摩擦 压力 感应 电缆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地垫,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地垫。
背景技术
地垫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其具有柔软舒适、吸附灰尘以及装饰美观等多重功效。通常情况下,地垫被应用于家庭、宾馆、大厦等的出入口处,因此,每当人们出入时都要不可避免的经过地垫。
地垫的使用频率如此之高,又是人们出入时的必经之处,因此,如果地垫能够兼具报警功能必将为安防工作带来诸多便利。虽然目前有部分地垫具备报警功能,但是,这些地垫中的传感器往往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且传感器本身无法实现自给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智能地垫,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报警地垫中的传感器往往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且传感器本身无法实现自给供电的问题。
一种基于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智能地垫,包括地垫本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信号处理器以及报警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设置于所述地垫本体的内部或表面,且所述至少一个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感应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地垫本体上设置有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该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能够作为传感器来感应外力,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感应信号,该感应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器触发报警器报警,由此实现了通过地垫进行报警的功能。而且,将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作为传感器使用时,由于感应电缆本身能够产生摩擦电,因而不需要额外为传感器供电,从而节省了电能,实现了传感器的自给供电,且利用的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摩擦电,与电池等传统供电方式相比,更加环保。另外,通过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实现的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地垫的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智能地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示例一提供的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本发明示例二提供的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图3a中的摩擦结构层尚未完全缠绕在导体线芯层上时的结构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示例三提供的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当图2b中的导电芯为三个时,对应的感应电缆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a为示例四提供的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b为示例四提供的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c为示例四提供的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示例五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a为示例六提供的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b为示例六提供的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c为示例六提供的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示例七提供的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e示出了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几种排布方式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触发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地垫,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报警地垫中的传感器往往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且传感器本身无法实现自给供电的问题。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智能地垫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基于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的智能地垫包括:地垫本体1、至少一个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2、信号处理器3以及报警器4,其中,至少一个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2设置于地垫本体1的内部或表面,且至少一个摩擦电压力感应电缆2的感应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器3的输入端相连,信号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报警器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48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立杆
- 下一篇:双极化复合型振子基站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