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聚合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4416.9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昌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伊森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聚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聚合釜。
背景技术
国内目前生产的聚合釜搅拌桨叶分为桨式、涡轮式、框式、锚式、推进式、螺杆式、螺带式、,其中,桨式、推进式、涡轮式、锚式在搅拌反应器中应用最为广泛,据统计约占搅拌反应器总数的75-80%。
1、桨式搅拌器结构简单,制造简单,缺点是主要产生旋转方向的液流,即便是折叶浆式搅拌器,所造成的轴向流动范围也不大。
2、推进式搅拌器在搅拌时流体的湍流程度不高,剪切作用小,适应于黏度低、流量大的场合。
3、框式和锚式搅拌器转速低,液体顶部容易形成漩涡,对气液两相的吸收反应不好,混合效果不好,适应于混合要求不高的场合。
4、涡轮式搅拌器桨叶的转速高,属于剪切式搅拌,产生径向流动。适应中低黏度流体的混合、液液分散、液固悬浮、但是不能产生轴向流动。
碳九聚合的过程是一个黏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也是一个气液两相互相充分接触产生催化作用而放热的一个过程,需要传热快速,气体催化剂和液体分布均匀。单独使用任何一个形式的搅拌桨叶都不会达到聚合要求,会造成反应不均匀,热量不能及时释放出去,产品品质也会受到影响。后续还会造成催化剂脱除不干净,继续反应等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聚合釜,它克服了在碳九聚合的过程使用传统聚合釜会造成的反应不完全、收率低、热量不能及时释放、粘度不均以及后续还可能产生的催化剂脱除不干净,继续反应等质量问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聚合釜,包括电机、减速器、机架、搅拌轴、旋转时可产生轴向向下液流的第一桨式搅拌器、旋转时可产生轴向向上液流的第二桨式搅拌器、可将催化剂打碎的三叶后掠式搅拌器、筒体和气体分布器,所述第一桨式搅拌器、第二桨式搅拌器和三叶后掠式搅拌器由上至下依次可脱卸固接于搅拌轴上,所述气体分布器位于筒体的底部位置处,所述三叶后掠式搅拌器位于搅拌轴底部且位于气体分布器的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桨式搅拌器、第二桨式搅拌器和三叶后掠式搅拌器均由SUS304材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桨式搅拌器、第二桨式搅拌器均采用两片斜桨式桨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三叶后掠式搅拌器可将催化剂迅速打碎,和碳九进行良好的化学反应,使得反应流体团分散的很微细,特别适合于反应初期低粘度流体的流动。第二桨式搅拌器可将底部三叶后掠式搅拌器产生的径向流体继续搅拌,造成向上的轴向流,使得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继续和上升的催化剂气体继续反应,增加反应深度。第一桨式搅拌器起把流体向下压的作用,使上下流体强烈地撞击和搅拌,起到了搅拌做不到的作用;再者是强制顶部气体反复进入液体,强化化学反应,最大程度地提高反应收率,提高树脂收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伊森化学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伊森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44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