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再生抗击防磨物料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3649.7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9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34 | 分类号: | B65G4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韩芳 |
地址: | 61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抗击 物料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对下落物料的冲击和磨损具有良好耐受性的可再生抗击防磨物料输送系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采选、冶炼行业使用且抗冲击、抗磨损、寿命长的可再生抗击防磨物料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来讲,物料输送系统是任何一个采选、冶炼行业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特定的物料输送到特定的区域中,现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有皮带输送或集中料仓堆放固定分料管输送等方式。无论采用哪种输送方式,都必须有物料承接过渡构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下料管。由于采选、冶炼行业中输送的物料绝大部分属于重型或金属物料,而且基本都是落差式输送,这些物料对下料管壁的冲击和磨损是系统设备劣化的最主要因素。
国内外也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降低这一劣化现象,有的企业是增加物料冲击部位的管壁厚度,有的是在该部位增设铸铁板来提高抗击防磨系数。但这些方法也只能提高一定的磨损击穿周期,效果不是很理想。就炼钢系统来说,各种物料的运输非常巨大,这种落差式输送物料的部位多达100余处,下料管壁被磨损击穿的故障率非常高,平均每天会发生两起此类故障,每次处理至少需要3人工作3小时以上才能完成。而且管壁击穿后对物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因此,亟需一种抗冲击、抗磨损、寿命长的物料输送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
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下落物料的冲击和磨损具有良好耐受性的物料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采选、冶炼等行业使用且抗冲击、抗磨损、寿命长的物料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再生抗击防磨物料输送系统。所述可再生抗击防磨物料输送系统包括物料运输装置、物料承接过渡构件和抗击防磨构件,其中,所述物料承接过渡构件设置为与物料运输装置连接并用于承接从物料运输装置落下的物料,所述抗击防磨构件包括基底以及设置在该基底上的多个第一格栅筋条和多个第二格栅筋条,所述多个第一格栅筋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多个第二格栅筋条的延伸方向彼此交叉,所述抗击防磨构件还包括由基底以及第一格栅筋条和第二格栅筋条形成的多个物料容纳室,所述抗击防磨构件通过其基底设置在物料承接过渡构件的直接承接所述落下的物料的部位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承接过渡构件可沿竖直方向或基本竖直的方向设置,并且可具有倒锥或倒棱台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格栅筋条可沿与竖直方向呈45°~75°的方向设置在基底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运输装置可以为沿水平方向输送物料的运输皮带或可以为沿向下倾斜方向输送物料的分料管道,所述物料承接过渡构件可以为设置在运输皮带右端的下料管或可以为设置在分料管道右端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可具有倒锥或倒棱台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抗击防磨构件可设置在下料管的右侧壁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格栅筋条可沿与竖直方向呈15°~45°的方向设置在基底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再生抗击防磨物料输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物料承接过渡构件的正上方的除尘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良好的抗磨损性能、较长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节约成本、节约人工等特点;能够避免由于物料承接过渡构件破损后对物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再生抗击防磨物料输送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抗击防磨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再生抗击防磨物料输送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36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杆进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螺距螺杆数瓶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