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厢门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3133.2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4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攀;孙人杰;吴会平;杨喜红;张篙;吴维;徐柳;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门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车厢门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下,提高产品的品质、降低产品的成本成为汽车企业的生命线。汽车研发人员需从技术结构上去思考,怎样在保证产品品质的情况下进行产品结构优化,以达到技术降成本的目的。现有技术中车厢本板组装采用焊接,先完成车厢门内板总成的焊接,然后完成车门内、外板的焊接,需要在内板上开很大的焊接工艺孔,再用盖板来封闭焊接工艺孔,一般来说,由于需要在内板上开孔很大,相应的使用的盖板也较大,所以这种门板结构的刚性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冲压、焊接、包边工艺性好的车厢门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厢门板结构,包括外板和设有加强板的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和内板为整体冲压成型的“v”形结构;外板和内板之间的夹角为35~4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板和内板之间的夹角为4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车厢门板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冲压、包边工艺性好且生产效率高,与传统的车厢门板结构相比较,该车厢门板结构在制造中省掉了车厢门内板总成焊接夹具、以及车厢门内外板之间的焊点,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门板冲压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门板包边后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门板包边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传统车厢门板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板,2、内板,3、加强板,a、传统车门外板,b、传统车门内板,c、盖板,d、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车厢门板结构,包括外板1和设有加强板3的内板2,外板1和内板2为整体冲压成型的“v”形结构;外板1和内板2之间的夹角为α。
上述α为35~45°;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外板1和内板2之间的夹角α为40°。
传统的车厢门板结构为传统车门外板a与传统车门内板b分别冲压成型后,再进行焊接,且焊接操作性差,需在传统车门内板b上开工艺过孔,在焊点d上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装配盖板c对工艺孔进行密封,生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车厢门板结构为外板1和内板2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冲压成型,冲压成型的工序步骤为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成型、折弯。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皮卡、微卡车车厢门结构,由于本门板结构的外板1和内板2是一体成型的,使用本门板结构不需再在内板2上开孔用来焊接外板1,未包边前,外板1和内板2呈自然角度α,α为35-45°,优选40°,内板2和外板1呈α角度张开,可以保证车厢门加强板的焊接;与传统的车厢门板相比,应用本实用新型,成产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3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海量客户群识别的并行数据挖掘方法
- 下一篇:弹簧钢及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