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长玻纤增强集束管的开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3131.3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郭阿茹;王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优通泰达电气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长玻纤 增强 集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长玻纤增强集束管的开缝装置,尤其是用于纵向长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预制增强层的光缆穿线的集束管生产过程中,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应用于光缆穿线的集束管以其空间利用率高,内部微管或子管排布整齐、相对位置固定、无相互缠绕,受到长程气送穿缆施工工程方面的日益重视。进一步提高集束管空间利用率,降低集束管生产成本、尤其是原料成本,首先是降低内部微管或子管的壁厚。微管或子管壁厚减小,同等外径下内孔径增大,即可适应更大对数的光缆使用。保持内孔径不变,减小微管或子管的壁厚,其外径相应减小,集束管整体占用空间随之减小。无论哪个尺寸减小,其微管或子管的单位长度用料量将随之等比例减少。
降低用料量会同时降低同等结构集束管的抗拉能力。为了增强集束管的抗拉能力,为光缆提供更好的保护环境,已有部分集束管采用铝带增强、长纤维增强等方法,提高集束管的抗拉能力、抗弯折能力。
长玻纤增强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增强材料,因其玻璃纤维可以纵向均匀分布于塑料中,玻纤受到塑料的包覆保护,可以防止玻纤的断裂,延长其使用寿命,而玻纤则在纵向上可以发挥出优越的抗拉能力,为制品提供优异的增强效果。以长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沿玻纤方向制作成外形符合集束管要求的预制保护层,以适当的方法装入内部的吹缆用内管,再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加挤护套,可以生产出抗拉能力优越的长玻纤增强集束管。适于生产集束管的塑料加工行业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生产长玻纤增强集束管的开缝装置,以专门用于生产长玻纤增强集束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生产长玻纤增强集束管的开缝装置,包括固定支座、带槽辊轮和开剖器,所述的带槽辊轮固定在固定支座中,带槽辊轮的凹槽尺寸与待装入增强层的内 管:微管或子管的尺寸相同,所述的开剖器固定在固定支座的底部,开剖器的一端为犁头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生产长玻纤增强集束管的开缝装置,其优点是,利用本开缝装置生产长玻纤增强集束管,剖开预制的增强保护管,同时加装内部的微管或子管,完成保护层的添加,操作方便快捷,剖开和加装一次完成,极大的提高了集束管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无需另外的动力源,即可完成预制增强层的开剖和内部微管或子管的装填,使用过程简单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生产长玻纤增强集束管的开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开缝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1和图2中,1是固定支座,2是带槽辊轮,3是开剖器,4是预制的管状长玻纤增强塑料增强层,5是待装入增强层的内管:微管或子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生产长玻纤增强集束管的开缝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支座1、带槽辊轮2和开剖器3。带槽辊轮2固定在固定支座1中,带槽辊轮的凹槽尺寸与待装入增强层的内管:微管或子管的尺寸相同,开剖器3固定在固定支座的底部,开剖器的一端为犁头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生产长玻纤增强集束管的开缝装置,可以使用金属材料、硬质塑料、木材及其它非金属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材料制成,只要能保证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稳固、辊轮转动自如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开缝装置的实用状态如图2所示,图2中,4是预制的管状长玻纤增强塑料增强层,5是待装入增强层的内管:微管或子管。其中的固定支座1,在使用时,其上端面可以牢固固定于其它支架或设备上。其中的带槽辊轮2,其轴固定于固定支座,可自由转动,带槽辊轮为两边高、中间凹的带槽辊轮,其凹槽形状对应于内管设计的布置形状和尺寸。开剖器3的前端为犁头形的流线型结构,中部为半管形,用于逐渐开剖预制的管状长玻纤增强塑料增强层,其尾端可以根据内管的归顺情况采用或不采用全管形封闭结构,开剖器的凹面与带槽辊轮2的凹槽配合形成内部微管或子管设计的布置形状和尺寸。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自由转动的辊轮可以是一个或一组,相应地,开剖器也可以是一 个或串联的一组。
预制的管状长玻纤增强塑料增强层4被开剖器3沿缝隙剖开,并沿剖开器外侧前行。待装入增强层的内管:微管或子管5沿剖开器内侧前行,进入剖开器3内侧和带槽辊轮2形成的孔隙。预制的管状长玻纤增强塑料增强层4通过开剖器后回弹合拢,将待装入增强层的内管:微管或子管5包裹其内。经过后续焊缝或其它方法处理、挤出包覆护套等工序,完成集束管的生产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优通泰达电气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优通泰达电气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3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自承式引入用光缆
- 下一篇:一种加工锥体导光体的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