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肾机的滤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2908.4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9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仁瑞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肾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洗肾机的滤血结构,特别指一种用于洗肾机滤血系统的前置结构,以节省血液透析的时间及提升血液过滤效率的滤血结构。
背景技术
洗肾是肾脏因故失去功能,必须借用其他方式行使替代工作,传统洗肾原理系以一插针将动脉端血液引流出来,经过人工肾脏进行血液洗净,由另一插针将洗过血液流回体内;血液透析的患者必须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小时,始能将体内多余水分及血液中的尿毒分子排放出。
然,传统洗肾机的设备,仅具有一滤血机构,其作用系将动脉引流出的血液,进入该滤血机构净化后再回流至患者体内,完成单循环的血液透析作用,经过多次单循环透析作用,确实将血液净化;如此的滤血过程不仅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净化的程度兹因采单一滤筒多次使用,病毒及细菌的排除效果相当有限,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能,存在有令人垢病的缺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肾机的滤血结构,衔接在洗肾机的滤血系统前段系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卸便利,达到减少透析次数及节省血液透析时间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肾机的滤血结构,设于洗肾机血液净化筒与空气控制机构间,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滤筒,为一中空筒体,该中空筒体一侧设有引流管与一输血管连接,该中空筒体的上端面则开设一排气口贯通内外,而底部则开设一排出口与另一输血管连通;
一撞击板,设于滤筒内,其板面形成有锯齿状表面;以及数滤血板,各滤血板包含一本体及设于本体上的数透孔,各滤血板的本体分层设于该滤筒内以形成数引流空间,该数引流空间内分别容设有不同组织的细菌聚落丛。
其中,该撞击板设为倾斜配置。
其中,该细菌聚落丛材质为橡胶或塑料或绒毛所制。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滤筒内设置撞击板供筒外引流入的血液高压撞击,使血液中的细菌及血液分离,并将毒气排出;其细菌与血液分离后即可散至滤筒内的细菌聚落丛内,另经由滤筒受震,令细菌得以聚集在各层所设的细菌聚落丛,将血液中细菌数减到最低,其分离净化后的血液再引流至患者体内,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卸便利,达到减少透析次数及节省血液透析时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洗肾系统配置图。
图2:本实用新型滤血结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滤血结构连接图。
图4:本实用新型滤血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层滤血过程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层滤血过程图。
图7:本实用新型滤血过程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滤血结构1设于传统洗肾机的血液净化筒10与空气控制机构11间,其中该滤血结构1置于一震动器20上,使滤血结构产生震动效果(如图2所示),主要包含一滤筒12、一设于滤筒12内的撞击板13以及数个滤血板14、15、16;
该滤筒12为一中空筒体,其上端一侧设有与输血管连接的引流管17,而上端面则开设一供毒气排出的排气口18且贯通其滤筒12内的血液引流空间19;
该撞击板13对应该引流管17倾斜设置于滤筒12内,于撞击板13上设有锯齿状表面130;该滤血板14、15、16的本体上则分别开设有透孔140、150、160并分层固设在滤筒内,构成不同层次的血液引流空间19,而各血液引流空间19内另容置有不同组织的细菌聚落丛,例如,其上层则为略密组织的绒毛丛151,而第二层则为较密的卷毛丛161,最底层则为最紧密组织的不规则密毛丛170;又滤筒12内设细菌聚落丛的各血液引流空间19上端处再分别以连通管191连接一引流管192,用以将净化后的血液由排出口193排出,再流至血液净化筒10进行第二道滤血净化步骤(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仁瑞,未经刘仁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2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旋转接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旋转工业探测成像的导电滑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