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螺旋钻机及其斜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0849.7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东;刘纯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三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01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钻机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螺旋钻机及其斜撑。
背景技术
在长螺旋钻机中,斜撑连接在工作台和桅杆之间,起到起塔、支撑桅杆的作用。传统的斜撑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由筒体通过法兰依次对接而成的支撑筒,其中与工作台对应的前端筒体16内同轴装配有斜撑油缸17,斜撑油缸17的活塞杆12朝前设置、缸体定位插装在前端筒体内固设的支撑板18上;斜撑油缸17的活塞杆采用多节,受各节活塞杆之间以及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装配误差重叠影响,在活塞杆12伸缩过程中容易偏离轴线而与前端筒体16发生碰触,因此,在前端筒体内导向移动插装有导向筒15,导向筒15的前端固设有与工作台铰接配合的铰接头11,斜撑油缸17的活塞杆末端铰接在铰接头11上,这样导向筒15随活塞杆12一起同步动作,在斜撑油缸17完全收缩时,导向筒15通过其外周面上的固定法兰13与前端筒体的前端法兰14固定连接,将斜撑油缸的支撑力转移到支撑筒上。上述结构的斜撑,由于斜撑油缸的活塞杆采用多节,因此必须增加导向筒对活塞杆的伸缩移动进行导向,使得斜撑结构复杂,装配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长螺旋钻机斜撑;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斜撑的长螺旋钻机。
本实用新型的长螺旋钻机斜撑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螺旋钻机斜撑,包括由筒体对接而成的支撑筒,前端筒体内同轴装配有斜撑油缸,所述斜撑油缸的活塞杆为单节,斜撑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同轴固连有铰接头。
所述活塞杆末端同轴固连有螺杆,所述铰接头螺旋套装在螺杆前端部。
所述前端筒体的前端固设有前端法兰,所述螺杆的后端部螺旋套装有与前端法兰对应的固定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长螺旋钻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螺旋钻机,包括工作台和桅杆,工作台和桅杆之间连接有斜撑,斜撑包括由筒体对接而成的支撑筒,与工作台对应的前端筒体内同轴装配有斜撑油缸,所述斜撑油缸的活塞杆为单节,斜撑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同轴固连有与工作台铰接配合的铰接头。
所述活塞杆末端同轴固连有螺杆,所述铰接头螺旋套装在螺杆前端部。
所述前端筒体的前端固设有前端法兰,所述螺杆的后端部螺旋套装有与前端法兰对应的固定法兰。
采用上述结构的长螺旋钻机斜撑,由于斜撑油缸的活塞杆采用单节,只有活塞杆与缸体之间存在装配误差,该误差对活塞杆伸出时的同轴度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不会发生活塞杆与前端筒体的碰触,这样可以将铰接头直接固定在活塞杆前端,整个斜撑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进一步的,铰接头和固定法兰均螺旋套装在活塞杆前端同轴固设的螺杆上,这样可以调整铰接头与工作台上的铰接座之间的连接对正以及固定法兰与前端筒体上的前端法兰之间的连接对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斜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撑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长螺旋钻机斜撑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包括由筒体通过法兰依次对接而成的支撑筒,其中前端筒体6内同轴装配有斜撑油缸7,斜撑油缸7的活塞杆5朝前设置、缸体定位插装在前端筒体内固设的支撑板8上;斜撑油缸7的活塞杆5采用单节,活塞杆5末端通过螺纹连接同轴固连有螺杆2,螺杆2的前端部螺旋套装有用于与工作台铰接的铰接头1,螺杆2的后端部螺旋套装有固定法兰3,在斜撑油缸7完全收缩时,固定法兰3与前端筒体的前端法兰4固定连接,将斜撑油缸7的支撑力转移到支撑筒上。
上述实施例具体应用在长螺旋钻机上时,斜撑的后端连接在桅杆上,在起塔之前,先去掉固定法兰3和前端法兰4之间的螺栓,控制斜撑油缸7的活塞杆5伸出,之后旋转铰接头1,使铰接头1与工作台上的铰接座连接,之后控制斜撑油缸7的活塞杆5收缩,从而带动桅杆从75°倾斜状态转至竖直状态;起塔完成后,旋转固定法兰3使其与前端法兰4的法兰孔对应,并将二者用螺栓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铰接头和固定法兰也可以焊接固连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长螺旋钻机的实施例:包括工作台和桅杆,工作台和桅杆之间连接有斜撑,斜撑的结构如图3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长螺旋钻机斜撑的结构一致,其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三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三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08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可调式外科护理床
- 下一篇:掩膜版、有机层加工方法、显示基板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