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块式轨枕预制模具脱模剂自动喷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0579.X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5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冀光民;董少柏;吕文超;谢士成;鲁鹏;宗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0 | 分类号: | B05B13/00;B05B12/1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3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块式 轨枕 预制 模具 脱模剂 自动 喷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铁路用脱模剂喷涂装置,具体为一种双块式轨枕预制模具脱模剂自动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采用双块式无碴轨道的线路越来越多。双块式轨枕生产工艺也日渐完善,生产装备已完全实现国产化。双块式轨枕采用工厂化集中预制、蒸汽养生技术,各工序呈环形布置,实现了流水作业,生产效率较高。
每次浇筑混凝土之前,须对模具进行彻底清理后喷涂脱模剂,以保证轨枕顺利脱模和外观质量。
以往采用人工喷涂脱模剂,利用高压空气快速流动形成负压将脱模剂吸入,在喷枪内高压空气与脱模剂充分混合并雾化,最终喷涂在受喷面上,存在污染作业环境、扩散范围大甚至影响到相邻工位操作人员健康,而且人工喷涂工效低、随意性大、均匀性差、造成脱模剂的浪费等问题,同时,为了便于人工喷涂操作,喷涂工位必须具有将模具倾斜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脱模剂采用人工喷涂存在喷涂效果差、功率低下且影响施工人员健康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块式轨枕预制模具脱模剂自动喷涂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双块式轨枕预制模具脱模剂自动喷涂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方设置有模具输送辊道,模具输送辊道上设置有若干根前后分布的辊子,其中一个辊子上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模具输送辊道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开始端传感器、结束端传感器,辊子上方前侧设置有喷枪组,喷枪组上方设置有透明防护罩,开始端传感器和结束端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控制端与喷枪组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连接的电磁阀,喷枪组上连接有输油管,输油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相通的给料器。
进行喷涂作业时,启动电机,模具前端在主动辊子的带动上移动至喷涂工位时,开始端传感器探测到模具,立即向PLC控制器发出信号,PLC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发出启动喷枪组电机、打开电磁阀指令,喷枪组开始向模具喷涂脱模剂,随着模具的移动,脱模剂均匀地喷涂在模具受喷面上;当模具前端到达结束端位置时,结束端传感器向PLC控制器发出信号,PLC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发出切断电源,关闭电磁阀的指令,模具停留在喷模工位的透明防护罩内,模具停止后PLC控制器内计时器开始计时,计时20秒后发出指令,电机带动辊子转动,模具驶向下一工位,喷模完成,克服了现有脱模剂采用人工喷涂存在喷涂效果差、功率低下且影响施工人员健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喷涂时间得到了大幅缩短的同时,提高了喷涂均匀度,喷涂效果良好,而且透明防护罩使得雾化脱模剂的扩散大为减少,节省了原料,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且通用性能好的优点,适用于同类构件预制生产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输送辊道,2-辊子,3-电机,4-开始端传感器,5-结束端传感器,6-喷枪组,7-给料器,8-PLC控制器,9-电磁阀,10-输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双块式轨枕预制模具脱模剂自动喷涂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方设置有模具输送辊道1,模具输送辊道1上设置有若干根前后分布的辊子2,其中一个辊子2上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3,模具输送辊道1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开始端传感器4、结束端传感器5,辊子2上方前侧设置有喷枪组6,喷枪组6上方设置有透明防护罩,开始端传感器4和结束端传感器5的输出端连接有PLC控制器8,PLC控制器8的控制端与喷枪组6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连接的电磁阀9,喷枪组6上连接有输油管10,输油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相通的给料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0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鲜骨提取小分子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精氨酸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