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板栅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20346.X | 申请日: | 2013-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东;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动力宝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72 | 分类号: | H01M4/72;H01M4/7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吴伟文 |
| 地址: | 54511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板栅。
背景技术
板栅是蓄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蓄电池中主要起载体作用,用以支撑活性物质,使电流均匀分布在活性物质上,以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通常,现有技术中的板栅由栅框和固定在栅框内的栅枝组成,栅枝采用横向和竖向的方向设置在栅框内,栅框上设置有板栅耳,板栅的栅枝横截面较多采用菱形或三角形,板栅耳设置在栅框侧边的上端,此种结构的板栅栅枝腐蚀通常是从栅枝横截面较扁或较尖处开始的,腐蚀速度不均匀,栅枝容易从腐蚀速度较快的一侧断掉;另一方面此种结构的板栅电流内阻较大,影响蓄电池的高倍率放电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腐蚀均匀,腐蚀速度较慢,电流内阻较小,高倍率放电能力较大的蓄电池板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板栅,包括第一板栅和第二板栅,所述的第一板栅通过一侧边和第二板栅一侧边连接,所述的第一板栅和第二板栅以连接处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板栅和第二板栅均包括栅框以及固定在栅框内的多条栅枝,所述栅框上与连接处相对的侧边上均设有板栅耳,所述的多条栅枝包括多条纵向栅枝和多条以板栅耳为起点呈放射状的斜向栅枝,所述多条栅枝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的板栅耳设于栅框侧边的中上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板栅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由于栅枝的横截面采用圆形,栅枝各面受腐蚀较为均匀,腐蚀的速度较慢,避免了因横截面存在较尖处而腐蚀不均匀从而加速腐蚀速度导致断掉的情况;板栅耳设在栅框侧边的中上部,且栅框内的斜向栅枝呈以板栅耳为起点的放射状,电流内阻减小,汇流速度快,高倍率放电能力较大。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板栅和第二板栅连接处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所述的连接处设有一端开口的凹槽。
附图说明
图1为蓄电池板栅原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视图的放大图 。
图中,1、板栅耳,2、第一板栅,2.1、栅框,2.2、纵向栅枝,2.3、斜向栅枝,2.4、凹槽,3、第二板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板栅,包括第一板栅2和第二板栅3,第一板栅2通过一侧边和第二板栅3一侧边连接,两者连接成为一体,第一板栅2和第二板栅3以连接处对称设置,第一板栅2和第二板栅3均包括栅框2.1以及固定在栅框2.1内的多条栅枝,栅框2.1有四条侧边相互连接成“口”型,栅框2.1上与连接处相对的侧边上均设有板栅耳1,多条栅枝包括多条纵向栅枝2.2和多条以板栅耳1为起点呈放射状的斜向栅枝2.3,纵向栅枝2.2和斜向栅枝2.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板栅耳1均设于栅框2.1侧边的中上部,也就是栅框2.1距离侧边上端有一定的距离,第一板栅2和第二板栅3连接处的横截面为六边形,连接处设有一端开口的凹槽2.4,凹槽2.4设在连接处以六边形的一边形成的面上。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栅框2.1内的纵向栅枝2.2和斜向栅枝2.3相互交错成网状,也就是纵向栅枝2.2和斜向栅枝2.3相交;以板栅耳1的横向轴线为界,栅框2.1上半部的斜向栅枝2.3从板栅耳1处出发沿与板栅耳1相对的侧边延伸,并且距离板栅耳1轴线距离逐渐增大,栅框2.1下半部的斜向栅枝2.3从板栅耳1处出发沿与板栅耳1相对的侧边延伸,并且距离板栅耳1轴线距离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动力宝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动力宝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03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蓄电池端子防腐蚀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