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杯复合纱纺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9691.1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肖美娜;窦华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4/08 | 分类号: | D01H4/08;D01H4/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纺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设备领域,涉及转杯纺纱机,具体涉及一种转杯复合纱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型纺纱方法中,转杯纺纱因其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好,已成为应用面十分广泛的一种纺纱方式。由于独特的纺纱原理和完全不同于环锭纺纱的设备机构,转杯纺纱具有明显的优点:转速高、产量大,可高达15万转/分,卷装容量大,工艺流程简单,适纺原料多和成本较低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差异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成为了推动纺织产业差异化产品开发的动力。为了满足市场,各种新型纤维不断涌现、纺纱方式不断革新,纱线复合加工技术开始出现,并且不断发展。复合纱集新纤维材料和新型纺纱技术于一体,利用各种纤维的复合化和纺纱工艺的复合化,为纺织面料提供风格独特的复合纱。
传统复合纱的制作方法是将转杯轴中心开孔,长丝经导丝管进入转杯内,分梳后的单纤维借气流经由短纤维输送通道输送到高速回转的转杯凝聚槽内,并在凝聚槽内形成凝聚须条。该凝聚须条随同转杯高速回转并与长丝在转杯内并合加捻成复合纱,由引纱罗拉引出,直接绕成筒子。该方法生产出的复合纱包含一种长丝和一种短纤维,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标新立异的想法,这需要复合纱生产方法不断的改进,以满足人们对纱线花色、舒适度和质感等多方面的要求。
现有转杯复合纱的生产装置中,纤维经由喂给分梳机构,通过纤维输送管进入高速回转的纺纱杯。由于纤维输送管为渐缩形,且位于纺纱杯的一侧,当纤维和气流以较高的速度进入纺纱杯时,易使纺纱杯受力不均,造成纺纱杯的振动,不仅会加快纺纱杯的磨损,也会影响纱线的质量。
此外,现有转杯纺纱机上的抽气式纺纱杯在回转纱条剥取凝聚须条的过程中,会在剥离点和须条尾端产生骑跨纤维。在纺纱过程中,骑跨纤维会缠绕在纱条表面,成为缠绕纤维。缠绕纤维反向、无规则地缠绕于纱条表面,其纤维强力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影响转杯纺纱线的外观和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杯复合纱纺纱装置,该装置能通过喂入不同的纤维,从而生产不同的复合纱,且能提高纺纱杯的稳定性;在纱线形成的过程中,能抑制缠绕纤维的生成,改善纱线的外观,增强纱线强度。
本实用新型包括凝聚加捻机构、卷绕成形机构和喂给分梳机构;两个喂给分梳机构对称设置在凝聚加捻机构两侧。
所述的凝聚加捻机构包括纺纱杯、抽气装置、导丝管、引纱管和阻捻盘。所述的纺纱杯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的杯座和杯体,杯座设置在杯体的底部;所述的杯座沿轴心开设有导丝管安装孔;所述杯体的上部为正置的圆台形,下部为倒置的圆台形,内部沿轴心开设有与杯体外壁形状一致的空腔;空腔的顶部开放设置,底部与杯座的导丝管安装孔贯通;空腔位于杯体的上部与下部过渡处开设有两个环形的凝聚槽,两个凝聚槽间距排布,且间距大于纤维的滑移长度,每个凝聚槽的侧壁加工有螺纹。纺纱杯整体设置在抽气装置内,杯座与抽气装置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导丝管伸入纺纱杯的导丝管安装孔内,并与纺纱杯固定连接;所述的引纱管与抽气装置固定,阻捻盘与引纱管固定;阻捻盘沿中心开设有通孔,与引纱管相贯通;所述的阻捻盘伸入纺纱杯的杯体内,并设置在两个凝聚槽上方。
所述的卷绕成形机构包括引纱罗拉、卷绕罗拉、卷绕筒和张力牵引装置;两个引纱罗拉设置在凝聚加捻机构与卷绕罗拉之间,卷绕筒设置在卷绕罗拉与张力牵引装置之间,张力牵引装置张紧卷绕筒。
所述的喂给分梳机构包括壳体、纤维输送管、喂给罗拉、分梳辊和喂给板;两个喂给分梳机构的壳体外侧均开设有喂给口,内侧分别与一根纤维输送管的一端连通;两根纤维输送管的另一端均伸入纺纱杯内,且每根纤维输送管的端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凝聚槽上方;两个壳体靠近对应的纤维输送管处均开设有排杂口;所述的喂给罗拉和分梳辊均设置在壳体内,两者均与壳体通过轴承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间隙;喂给罗拉设置在喂给口处,分梳辊的轴心线高于喂给口的中心,喂给板设置在喂给罗拉与壳体之间,且与壳体固定连接,与喂给罗拉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分梳辊的圆柱面上沿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分梳齿;分梳辊与喂给罗拉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喂给罗拉的圆柱面上沿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轮齿。
所述喂给板的一端为平板,靠近喂给罗拉的另一端为圆弧板,平板与喂给罗拉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5°;圆弧板的形状与喂给罗拉的圆柱面形状相匹配,圆弧板上开设有贯穿喂给板两侧面的纤维汇聚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9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蒸汽清洁器电磁泵的流量和工作压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平连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