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19656.X | 申请日: | 2013-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费明轶;冯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6B1/04 | 分类号: | B06B1/04;B29C6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摩擦焊接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振动头。
背景技术
振动摩擦焊接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种高科技的无填料塑料焊接技术。该焊接方法是一种利用电磁传动装置在两个热塑性塑料零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进而摩擦生热,使接触面被高温熔化,然后停止摩擦,等待冷却后凝固成形的焊接方法。振动摩擦的焊接速度快,能用于焊接各种类型的热塑性塑料,尤其广泛用于汽车行业和家用电器行业。采用振动摩擦焊接的两塑料零件结合面在振动摩擦焊接设备压力作用下形成的焊接接头,其接头强度可达到母材自身强度。与其他焊接技术相比,该焊接技术不需要另加焊料,而且利用了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焊接面积大,因此,在异型塑料部件的焊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振动头是振动摩擦焊接技术的核心部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驱动器来驱动振动头。振动头一般采用三相驱动技术。且振动头的驱动线圈的接线通常是,将线圈分为三组并置于振动头铁芯两侧的电磁铁上。再将驱动器输出的三相交流电连接到三组线圈上,使得两侧线圈与振动头铁芯之间产生交互震荡的电磁力,从而驱动振动头振动。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在驱动过程中的每个周期内,铁芯两侧的线圈存在同时具有驱动电压信号的现象,因此,两侧的线圈对振动头铁芯会同时产生相互抵消的电磁力,从而导致振动头的驱动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避免上述所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能够提供一种驱动效率高,能耗少的振动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头,连接驱动器,所述振动头包括振动头框架,和一个或多个安装在所述振动头框架上的驱动单元,其中,每个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在所述振动头框架上的弹簧,安装在所述弹簧上的铁芯,和分别安装在所述铁芯两侧的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二驱动线圈,其中,每个所述第一驱动线圈设有两个电压输入端,每个所述第二驱动线圈也设有两个电压输入端,所述驱动器上设有三个电压输出端;当处于装配状态时,每个所述第一驱动线圈的两个电压输入端中的任意一个电压输入端为第一电压输入端,每个所述第一驱动线圈的另一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线圈的两个电压输入端中的任意一个电压输入端连接后作为第二电压输入端,每个所述第二驱动线圈的另一电压输入端作为第三电压输入端;将每个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器的三个电压输出端电连接。
上述驱动线圈包括由多层矽钢片叠装成的矽钢片组,和绕制在所述矽钢片组上的线圈;其中,每个所述驱动线圈的两个电压输入端分别由所述线圈的头尾引出。
上述一个或多个驱动单元横向和/或纵向排列在所述振动头框架内。
每个上述弹簧上设有多个螺孔,当处于装配状态时,可使用多个螺栓分别通过所述多个螺孔,将所述弹簧和所述振动头框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振动头采用交替驱动技术,当向其中一组线圈发送电压驱动信号时,另一组线圈内没有电压驱动信号,即交替驱动两组线圈,使每组线圈交替产生电磁力消除了线圈之间存在抵消力的缺陷,提高了驱动效率,且提高了振动头的上模承载重量范围。而且,当上述设置在振动头上的驱动单元为多个时,可以更大程度提高振动头的振动功率,因此,可显著提高振动摩擦焊接机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附图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含一个驱动单元的振动头的仰视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振动头的俯视图。
图3a为包含两个驱动单元且纵向排列的振动头的俯视图。
图3b为如图3a所示的振动头的仰视图。
图4a为包含两个驱动单元且横向排列的振动头的俯视图。
图4b为如图4a所示的振动头的仰视图。
图5a-5c为驱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头的驱动电压波形图。
图6为如图1所示的振动头驱动线圈的接线示意图。
图7为一个驱动器与一个驱动单元连接的接线示意图。
图8为一个驱动器与多个驱动单元连接的接线示意图。
图9为多个驱动器与多个驱动单元连接的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在各个附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部件,因此相同部件的构造将不再重复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96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