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工具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9314.8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麟;蔡松涛;刘皓;杨国华;赵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00 | 分类号: | A45C11/00;A45C15/06;A45C13/02;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工具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力工具包。
背景技术
工作人员在进行电缆运行巡视作业时,需要携带较多的工具和设备。现有技术中,这些工具和设备杂乱的放置在普通背包中。
当工作人员在阴暗的隧道里进行巡视作业时,由于照明条件的影响,工作人员很难在背包中快速、准确地挑选出所需用的设备,从而造成时间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力工具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力工具包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工具包,包括:包体;背带,背带与包体连接;发光部,发光部设置在包体上。
进一步地,电力工具包还包括电子装置收纳部,电子装置收纳部可拆卸地设置在包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电子装置收纳部包括:收纳盒;隔板,隔板为多个,每个隔板的两端均与收纳盒连接并将收纳盒的内部空间分成多个收纳腔。
进一步地,隔板与收纳盒粘接,电子装置收纳部与包体粘接。
进一步地,电力工具包还包括隔振层,隔振层沿包体的内表面与包体连接。
进一步地,电力工具包还包括储物袋,储物袋为多个,多个储物袋设置在包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发光部为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地,电力工具包还包括防水涂层,防水涂层设置在包体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包体包括:本体;翻盖,翻盖设置在本体的开口端。
进一步地,电力工具包还包括反光标识,反光标识设置在本体或翻盖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包体与背带连接,发光部设置在包体上。由于包体上设置有发光部,因而当工作人员在阴暗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作业时,能够在发光部的照射下看清包体内的物品,从而及时找到需要的设备,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力工具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力工具包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力工具包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子装置收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包体;11、本体;12、翻盖;20、背带;30、发光部;40、电子装置收纳部;41、收纳盒;42、隔板;43、收纳腔;50、隔振层;60、储物袋;70、反光标识;80、临时储物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工具包。如图1至图3所示,电力工具包包括:包体10;背带20,背带20与包体10连接;发光部30,发光部30设置在包体10上。由于包体10上设置有发光部30,因而当工作人员在阴暗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作业时,能够在发光部30的照射下看清包体10内的物品,从而及时找到需要的设备,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力工具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包体10包括本体11和翻盖12,翻盖12设置在本体11的开口端。优选地,本体11与翻盖12粘接。当然,本体11与翻盖12还可以通过磁扣连接。由于包体10具有翻盖12,因而避免外界异物进入本体11内污染设备,从而保证了电力工具包的使用可靠性。由于包体10为翻盖设计,因而便于工作人员取放设备,节省了工作时间。
在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包体10的开口端设置有防水拉链。由于包体10的开口端设置有防水拉链,因而当防水拉链锁闭时能够有效地保证包体10内的设备不会掉落,从而提高了电力工具包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力工具包还包括隔振层50,隔振层50沿包体10的内表面与包体10连接。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隔振层50是海绵隔层。由于包体10上设置有隔振层50,因而电力工具包具有抗振、耐摔的特点,从而保证放置在包体10内的设备不会因外力而损坏,提高了电力工具包的使用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9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