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气式纺纱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8538.7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肖美娜;窦华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4/10 | 分类号: | D01H4/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气式 纺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设备领域,涉及转杯纺纱机,具体涉及一种抽气式纺纱杯。
背景技术
在新型纺纱方法中,转杯纺纱因其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好,已成为应用面十分广泛的一种纺纱方式。由于独特的纺纱原理和完全不同于环锭纺纱的设备机构,转杯纺纱具有明显的优点:转速高、产量大,可高达15万转/分,卷装容量大,工艺流程简单,适纺原料多和成本较低等。
纺纱杯作为转杯纺纱机的重要部件,对纱线的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现有转杯纺纱机上的抽气式纺纱杯在高速工作时,由于结构设计上的不足和转杯纺原料的多样性,纤维通过输送机构进入纺纱杯进行凝聚加捻时,纤维与纤维间的抱合力较小,凝聚须条结构的紧密性有待提高,且在纺纱杯凝聚槽内易积累尘杂,影响纱线的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抽气式纺纱杯,该抽气式纺纱杯能有效地减少凝聚槽内积累的尘杂,增加纤维与纤维间的抱合力,使须条结构更紧密,纱线强度进一步增大。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的杯座和杯体,杯座设置在杯体的底部;所述的杯座整体为沿轴心开设有通孔的圆柱形;所述的杯体包括上部杯体和下部杯体,上部杯体为正置的圆台形,下部杯体为倒置的圆台形,上部杯体和下部杯体围合成与杯体外壁形状一致的空腔;所述空腔的顶部开放设置,底部与杯座的通孔相贯通。
所述上部杯体的内壁包括上部杯体平面段和上部杯体弧面段,上部杯体弧面段为凸曲面;所述下部杯体的内壁包括下部杯体平面段和下部杯体弧面段,下部杯体弧面段为凸曲面;上部杯体弧面段的一端与上部杯体平面段相接,下部杯体弧面段的一端与下部杯体平面段相接;上部杯体弧面段的另一端与下部杯体弧面段的另一端相接,形成凝聚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纺纱杯凝聚槽的优化设计,可有效地增加凝聚槽对须条的挤压力,进而增大纤维与纤维间的抱合力,增强凝聚须条的紧密性;凝聚槽处椭圆弧形的设计,可使尘杂易被纱条带出,减少凝聚槽内尘杂的累积,提高纺纱杯的自我清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放大图;
图3为现有抽气式纺纱杯中凝聚槽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抽气式纺纱杯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的杯座1和杯体,杯座1设置在杯体的底部;杯座1整体为沿轴心开设有通孔的圆柱形;杯体包括上部杯体2和下部杯体3,上部杯体2为正置的圆台形,下部杯体3为倒置的圆台形,上部杯体2和下部杯体3围合成与杯体外壁形状一致的空腔4;空腔4的顶部开放设置,底部与杯座1的通孔相贯通。
如图1和2所示,上部杯体2的内壁包括上部杯体平面段2-1和上部杯体弧面段2-2,上部杯体弧面段2-2为凸曲面;下部杯体3的内壁包括下部杯体平面段3-1和下部杯体弧面段3-2,下部杯体弧面段3-2为凸曲面;上部杯体弧面段2-2的一端与上部杯体平面段2-1相接,下部杯体弧面段3-2的一端与下部杯体平面段3-1相接;上部杯体弧面段2-2的另一端与下部杯体弧面段3-2的另一端相接,形成凝聚槽5。
该抽气式纺纱杯将凝聚槽5由平面改为曲面,可有效地增加凝聚槽5对须条的挤压力,进而增大纤维与纤维间的抱合力,增强凝聚须条的紧密性;使尘杂易被纱条带出,减少凝聚槽5内尘杂的累积,提高纺纱杯的自我清洁作用,减小人工清洁的次数。
如图3所示,现有抽气式纺纱杯的凝聚槽5对须条的挤压力较小,纤维与纤维间的抱合力较小,产生的须条不够紧密,且在凝聚槽处易累积尘杂,因此纺织的纱线强度不够,清洁凝聚槽的次数增加,降低了转杯纺纱机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8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栗糕的工艺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果蔬复合营养快餐香肠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