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管平头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8519.4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9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顾松鹤;曹洪海;殷伟峰;范文杰;刘建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原无锡化工装备总厂) |
主分类号: | B23D33/10 | 分类号: | B23D33/10;B23D33/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平头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结构,尤其涉及换热管平头定位器。
背景技术
换热管是换热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目前,换热管在装配完成后,由于伸出换热器管板的换热管长度不一致,为了保证其长度的一致性,需要对关热管进行平头,也就是对各换热管伸出换热器管板的部分进行切除,传统方式是操作人员通过目测,利用平头机构来对换热管的多余部分进行平头,但是这种目测加人为判断的方式无法满足换热管伸出长度的精度及一致性,并且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换热管平头定位器,有效的实现了大批量换热管平头一致性,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换热管平头定位器,包括固定在平头机构上的固定圈,固定块与所述固定圈的外周连接,在所述固定圈的中部开有通孔,定位杆贯穿装置在所述通孔内并通过止动螺栓锁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固定圈包括第一半弧形圈及第二半弧形圈,所述第一半弧形圈及第二半弧形圈的上下两端通过紧固件锁紧,使所述第一半弧形圈及第二半弧形圈连接形成整圆形;
定位杆的端部为锥形端,在所述定位杆的外周设置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便,利用定位杆上的刻度预先调整好换热管的伸出长度,由此保证了换热管伸出长度的一致性,省时省力,通过调整一次即可满足大批量换热管伸出长度的平头工作,不仅满足了换热管伸出长度的精度,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在平头机构5上的固定圈4,固定圈4包括第一半弧形圈401及第二半弧形圈402,第一半弧形圈401及第二半弧形圈402的上下两端通过紧固件锁紧,使第一半弧形圈401及第二半弧形圈402连接形成整圆形。固定块3与固定圈4的上部外周焊接,在固定圈4的中部开有通孔,定位杆1贯穿装置在通孔内并通过止动螺栓2锁紧。定位杆1的端部为锥形端102,在定位杆1的外周设置刻度线10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在进行平头工作时,首先先松开止动螺栓2,然后调整定位杆1与平头机构5的相对位置,并通过调整刻度线101来确定换热管7的长度使其满足技术要求,然后锁紧止动螺栓2,保证定位杆1的固定后启动平头机构5,如图3所示,此时换热管7的端部固定在平头机构5上,另一端贯穿换热器管板6,启动平头机构5后,平头机构5带动定位杆1在水平方向进行位移,直至定位杆1的锥形端102与换热器管板6的端面接触后,平头机构5停止位移,此时对换热管7伸出换热器管板6的部分进行平头即可。
本实用新型只需要调节一次定位杆就可以保证所有换热管加工长度的一致性。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原无锡化工装备总厂),未经无锡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原无锡化工装备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8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