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中心刀库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8177.6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7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喜山;王茂伟;王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垒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8 | 分类号: | B23Q11/08;B23Q3/155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4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中心 刀库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刀库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刀库门为刀库防护上最主要的部分,主要在主轴换刀时自动开启,换刀后自动关闭,关闭后可以起到防尘、防水及防屑的作用。
目前刀库门的结构主要有侧拉式、上拉式及翻转式等几种形式,多采用气缸与导向导轨或直线导轨驱动与导向,其缺点是气缸行程大,驱动与导向机构成本高,且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冷却液及铁屑飞溅,需要考虑到的防护点较多,因此加工成本及维护成本都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加工中心刀库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工中心刀库门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扇移动门,以及与分别与移动门固定连接的支杆,两根支杆分别固定于左右两个齿轮,齿轮通过定位轴固定于支架上,两个齿轮并列设置且轴线相平行,两个齿轮之间设有齿棒,齿棒上设有齿牙并分别与两个齿轮相啮合,齿棒上下运动带动齿轮的周向转动,齿棒上下运动由气缸活塞杆拉动,气缸固定于支架上。
齿棒呈圆柱形,齿牙设置于齿棒外圆周上。
齿牙由齿棒外圆周上的环形凹槽及凸起构成。
支杆通过两个连接螺钉紧固于齿轮端面上。
两个移动门闭合时,两个支杆相互平行。
移动门至齿轮中心的距离为齿轮直径的4-15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刀库门结构气缸行程短,成本低,可实现快速开合,可提高换刀效率,防护简便,不需要过多考虑驱动与导向部分的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刀库门打开状态结构图。
图2为刀库门闭合状态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1-齿轮,2-螺钉,3-定位轴,4-齿棒,5-刀库门,51-移动门,52-支杆,6-活塞杆,7-气缸,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工中心刀库门结构,包括齿轮1、螺钉2、定位轴3、齿棒4、刀库门5、活塞杆6、气缸7和支架8。
如图1所述,加工中心刀库门结构总体呈对称状,两个定位轴3固定在支架8上,其上各安装有齿轮1,齿轮1可在定位轴3上旋转,刀库门5包括移动门51和支杆52,支杆52通过螺钉2固定在齿轮1上,两个齿轮1并列设置且轴线相平行,两个齿轮1之间设有齿棒4,齿棒4上设有齿牙并分别与左右的两个齿轮1相啮合,齿棒4上下运动带动齿轮的周向转动,齿棒4上下运动由气缸活塞杆6拉动,气缸7固定于支架8上。
齿棒4呈圆柱形,齿牙设置于齿棒4外圆周上。齿牙由齿棒外圆周上的环形凹槽及凸起构成。该结构保证齿棒4和齿轮1的配合稳定,即使齿棒4稍有转动,仍能保证与两个齿轮的啮合,对齿棒4周向的安装要求不高,加工及维护成本低。
移动门51及气缸活塞均位于两齿轮中心连线的同一侧,结构紧凑。当需要换刀时,活塞杆6向下缩回,带动齿棒4向下动作,齿棒4带动两个齿轮1旋转,齿轮1带动刀库门5旋转,刀库门由闭合状态转为开启状态。
如图1所示,当换刀结束时,活塞杆6伸出,带动齿棒4向上动作,齿棒4带动两个齿轮1旋转,齿轮1带动刀库门5旋转,刀库门5闭合,两个移动门51闭合时,两个支杆52相互平行。
此结构气缸行程短,移动门51至齿轮1中心的距离为齿轮直径的4-15倍,通过力臂放大作用可以使刀库门5快速开合,节省了换刀时间,且防护考虑少,成本低,适于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垒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垒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81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轴机床用B轴铣头结构
- 下一篇:镗铣床主轴箱重心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