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约式光储热冷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7669.3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7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谭茂强;李鹏飞;张旭光;张雪焱;徐龙博;杨生华;刘代智;裴辉明;陈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3/38;F25C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约 式光储热冷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约式光储热冷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大面积国土光源充沛、分布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无污染、无噪音、应用技术成熟以及安全可靠。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利用太阳能可以满足我国对能源的需求。
传统的光储系统的主要为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组成的微网结构。传统的光储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需要满足不同的工作环境,且各个子系统布置分散、配合困难、存在配合损耗、调试维护非常不便、投资成本高以及性价比低。传统的光储系统没有采取任何一体化的控制方法,光储系统的子系统独立运行,非常不稳定,当子系统之间无法通信,将给系统的升级拓展维护带来了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易于操作管理、成本低廉、一体化的集约式光储热冷控制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约式光储热冷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光伏组件、储能部件、升压逆变器,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升压逆变器与用电设备相连,所述用电设备与所述光伏组件均与所述储能部件相连,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采集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信号和输出电流信号的第一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升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信号和输出电流信号的第二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采集模块采集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以及第二采集模块采集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作出控制升压逆变器升压逆变命令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升压逆变命令转换成PWM输出信号的第一输出模块。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优选的,在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用电设备相连的输电线路上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升压逆变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用电设备相连,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开合的第二输出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还与第二开关相连,所述第二开关与工业变压器相连,所述工业变压器与高压输电线相连,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控制第二开关开合的第三输出模块。工业变压器将升压逆变器输出的380V电压升至10KV,通过架空线路进行输配电。
优选的,所述储能部件为储能蓄电池,所述储能蓄电池连接有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工作的第四输出模块。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能掌控储能蓄电池的工作状态,管理好储能蓄电池,能保证储能蓄电池安全使用。
优选的,还包括集装箱,所述光伏组件、储能部件、升压逆变器均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内。
优选的,所述集装箱内设置有冰蓄系统,所述冰蓄系统与所述升压逆变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控制所述冰蓄系统工作的第五输出模块。
优选的,在所述集装箱内设有吸热装置,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控制所述吸热装置工作的第六输出模块。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效果等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集约式光储热冷控制系统,光伏组件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不仅通过储能蓄电池储存起来,还通过升压逆变器传输给用电设备。当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不足时,可以采用储能蓄电池将存储的电能通过升压逆变器来给用电设备供电。该系统简单,集成度高,便于操作管理,系统输出电压稳定,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集约式储热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集约式储热冷系统工作状态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集约式储热冷系统工作状态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集约式储热冷系统工作状态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光伏组件,20、升压逆变器,30、储能蓄电池,31、电池管理系统,40、用电设备,50、第一开关,60、吸热装置,70、冰蓄系统,80、第二开关,90、工业变压器,100、集装箱,200、控制器,210、第一采集模块,220、第二采集模块,230、第三采集模块,240、第四采集模块,250、数据处理模块,260、第一输出模块,270、第二输出模块,280、第三输出模块,290、第四输出模块,300、第五输出模块,310、第六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7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化学反应体系驱氧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玻璃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