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纹沟渠球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7597.2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卓君;林荣斌;卢晓玲;王利荣;胡元成;黄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赛特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4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沟渠 球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填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螺纹沟渠球形体。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最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量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地下水质量不达标,水源水质污染呈恶化趋势。在2011年,环保部对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显示,约35.7亿立方米水源水质不达标,占总供水量的11.4%;卫生部近期对全国28个省份的城市集中式供水管网末梢水抽检后发现,依据浑浊度、色度、总大肠菌群等7项指标,合格率仅为82.6%。医学流行病学查明,国内外70%~80%的人类疾病与水污染密切相关。
目前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有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采用过滤澄清的方法,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低,仅适用于较为干净的水体,对污水处理则无法达标;化学法采用添加各种化学药剂,净化水体,由于化学药剂量要求严格,容易出现超量添加而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生物法是采用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处理技术。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占地面积大,无法实现分散小规模应用,制约了其应用范围。生物膜法是在填料(或滤料)表面挂膜,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群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生物膜法占地面积小,效率高,逐步成为污水处理的趋势。
生物膜法对填料的要求极高,传统的填料如砂石、活性炭、陶瓷、滤布等,其比表面积小,细小孔隙多,极容易堵塞而失效。而且由于其比表面小,导致其附着的生物量低,处理效率受限制。
申请号为200710037136.X的发明专利 “一种纳米双螺旋生态球形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公开了一种生物填料,采用连续的双螺旋构造,由多个弯曲及S形面连续延伸构成,其比表面积及处理效率高于常规的活性炭等填料。在实验中发现,该填料的生物挂膜时间约为10~15天,生物挂膜后处理效率较高,但是在连续运行20天后,出水明显出现浑浊,且伴有大量的悬浮物。经研究,这些悬浮物为附着在填料表面的生物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行业的螺纹沟渠球形体,该球形体有利于生物膜的稳定附着并提高微生物的附着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纹沟渠球形体,包括由若干连续且收缩卷曲的卷边构成的球状本体,所述球状本体从中部向四周放射延伸,所述卷边的表面密布有沟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边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均设有沟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沟渠与卷边的卷曲延伸方向一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卷边各沟渠间相互平行,各卷边沟渠的数量相同,相邻卷边对应位置的沟渠连成一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沟渠的深度为0.05mm~0.1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一卷边上各沟渠的深度全部一致或部分一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一卷边上的各沟渠深浅不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成一体的沟渠位于各卷边的部分深度全部一致或部分一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成一体的沟渠位于各卷边的部分深浅不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状本体的比表面积为6~8×10-2m2/g。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卷边表面密布的沟渠极大的增加了填料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截留环境中的微生物,并在稳定附着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即使在外界介质的冲刷下生物膜也不容易脱落,同时众多的沟渠增加了填料的比表面积,增加填料中微生物的附着量,提高了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作为生物填料的螺纹沟渠球形体,包括由若干连续卷边1构成的球状本体,球状本体从中部向四周放射延伸。卷边1收缩卷曲并形成若干个半封闭空间,这些半封闭空间呈喇叭形或漏斗形。卷边1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均设有沟渠2。
在卷边1表面增加沟渠2后,极大的增加了球状本体的表面粗糙度,有利于截留水体环境中的微生物,并且微生物得以稳定附着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即使在水流的冲刷下生物膜也不容易脱落导致水质受影响。同时众多的沟渠2增加了填料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填料中微生物的附着量,提高处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赛特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赛特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7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安全约束背心
- 下一篇:叠片式电芯及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