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烘烤房供热系统的负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17333.7 | 申请日: | 2013-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华钰涛;张忠荣;安其强;洪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F26B25/00;A24B3/10;A24B1/02;A24B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631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烤 供热 系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副产品的烘烤、干燥设施,具体涉及烟叶烘烤烤房,尤其涉及一种烘烤房供热系统的负压结构。
背景技术
烘烤是烟叶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步骤之一,烟叶的烘烤一般在烘烤房内完成。烘烤房的主要部件是加热炉,通过加热炉加热空气再送入热气管内为烘烤房进行加热,加热炉主要采用的燃料是煤炭,由于我国西南高海拔地区为产烟重地,该地区空气含氧量相对于低海拔地区要低,使得煤炭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废渣、CO等物质,容易造成烟囱堵塞并污染空气,因此在加热过程需要进行多次加煤、除渣、维护的工序,使得人工的劳动强度增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为了保证煤炭的充分燃烧,往往需要在加热炉口安装一个鼓风机,且须使用功率较大的鼓风机,大功率风机的耗电量较高,进而使得整个烘烤房的能耗升高,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廉、保证煤炭的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烘烤房供热系统的负压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烘烤房供热系统的负压结构,包括横置烟囱和固接在横置烟囱末端并与其相垂直的竖直烟囱,横置烟囱底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位于竖直烟囱正下方,通过该连接管安装有风机。
所述风机输出端设有引风管,该引风管置于连接管内且顶端插入横置烟囱。
所述横置烟囱靠近风机的末端安装有烟囱罩。
所述烟囱罩通过合页与横置烟囱相铰接。
所述烟囱罩上安装有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烤房供热系统的负压结构,在竖直烟囱正下方安装有一个风机,风机输出端与竖直烟囱同轴,通过风机能将烟囱内的烟气迅速排出,使得与烟囱相连的加热炉内呈现负压状态,空气即可自行从炉口进入,保证加热炉内煤炭的充分燃烧,避免出现大量废渣、CO等物质,减少了空气污染并避免了烟囱堵塞,无需进行多次加煤、除渣、维护的工序,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风机功率小于加热炉炉口的鼓风机,能减少能耗,降低成本;此外,该结构易于加工,成本低廉,适用于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横置烟囱,2-竖直烟囱,3-风管,4-风机,5-烟囱罩,6-连接管,7-卡扣,8-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烤房供热系统的负压结构,包括横置烟囱1和固接在横置烟囱1末端并与其相垂直的竖直烟囱2,横置烟囱1底部设有连接管6,连接管6位于竖直烟囱2正下方,通过该连接管6安装有风机4。通过风机4向上方鼓风,烟气即可快速的从竖直烟囱2排出,使得加热炉内呈现负压状态,空气即可从炉口自行进入炉内,保证煤炭的充分燃烧,避免出现废渣堵塞烟囱的同时还能减少CO等污染物的排放。
为了保证风机4鼓出的风能准确地吹向竖直烟囱2,避免发生烟气回流,影响排烟效果,所述风机4输出端设有引风管3,该引风管3置于连接管6内且顶端插入横置烟囱1。
为了实现烟囱内聚集物的清理,保证烟囱正常通风,所述横置烟囱1靠近风机4的末端安装有烟囱罩5。
所述烟囱罩5通过合页8与横置烟囱1相铰接,其能提升烟囱罩5的快速开启或关闭,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为了避免出现泄漏,所述烟囱罩5上安装有卡扣7。
使用时,向加热炉(图中未示出)内投放煤炭并点燃,煤炭开始燃烧后产生烟气,烟气进入横置烟囱1,同步启动风机4,风机4鼓出的风通过引风管3准确排入竖直烟囱2内,并向上排出,加热炉内产生的烟气在风机4作用下迅速从竖直烟囱2排出,使得加热炉内呈现负压状态,新鲜空气从炉口自行进入炉内,保证煤炭的充分燃烧,防止出现大量的烟尘或CO;当烟尘内聚集较多的粉尘后,打开卡扣7,松开烟尘罩5,烟尘罩5绕合页8旋开,即可开始清理烟尘,保证烟尘的正常通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7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动式胶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工程机械的管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