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串联锂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7120.4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郭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星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串联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容量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由多个锂电池模块串联并加固构成的大容量电池组。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用于向电动车辆的电动机供给电力的电池,需要具备两个主要技术性能,即电能储量和电池抗震性。因为现有此类电池大都是使用多个单体形式的锂电池模块集合相连而成的电池组,而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合使用要求下的电能量需求,采用多模块串联是一种比较适宜的电池组方案,具有易于扩展、电池故障易现等问题。而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剧烈颠簸,而未固定安装或安装强度不足的锂电池模块极易散乱活动而脱离,使得串联电池组发生断路,造成电动车辆的意外抛锚。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级串联锂电池组,解决串联电池组结构稳定性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多级串联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锂电池模块、绝缘的端压板、绝缘螺栓、端头总正外接线和端头总负外接线,其中所述锂电池模块串联相接构成的电池串,端压板分设于电池串两侧且穿接绝缘螺栓压接固定,所述端头总正外接线和端头总负外接线引出自同侧端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多级串联锂电池组具有两串以上并排压接于端压板中且相串联的电池串,相邻两串电池串的同侧端部极性相反,任一电池串的正极端部铝板与靠近端头总正外接线侧的另一电池串的负极端部铝座或铜排相接,所述绝缘螺栓穿接于各电池串的间隔。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级串联锂电池组对应每个电池串的正极端部和负极端部分别设有绝缘的端头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串中各锂电池模块顺次螺接固定且相邻两个电池模块间夹设有黄铜片。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总正外接线和端头总负外接线为铜排压接缆线。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螺栓与端压板之间设有绝缘垫片。
进一步地,端压板之一为多级串联锂电池组的聚风箱。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应用实施后的显著效果为:通过将锂电池模块螺接固定并对两侧端部采用端压板和绝缘螺栓压紧固定,提高了锂电池模块的固定程度和电性连接可靠性。此外,籍由绝缘处理和盖板遮挡,有效避免了模块间的短路,电池组性能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级串联锂电池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多级串联锂电池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所谓部分结构指的是去除了部分锂电池模块,以使内部结构更显见。从图中所示可见,该实施例中的多级串联锂电池组主要包括数个锂电池模块(图示中的A1、F1等)、绝缘的端压板、绝缘螺栓、端头总正外接线和端头总负外接线,而且其中锂电池模块串联相接构成的电池串,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六串电池串组合连接的方案。当然也不限于此实施例,也可以采用任意串数的电池串组合连接实施。端压板分设于电池串两侧且穿接绝缘螺栓压接固定,且端头总正外接线和端头总负外接线引出自同侧端压板。
从进一步的细化方案来看,图示中六串电池串(A-F)并排压接于两侧端压板之间且相串联,相邻两串电池串的同侧端部极性相反,任一电池串的正极端部铝板与靠近端头总正外接线侧的另一电池串的负极端部铝座或铜排相接,图示实施例中,即电池串C的正极端部铝板C9与电池串F的负极端部铝座D9相接。以此类推则各电池串也顺次串联成电池组。
而绝缘螺栓4穿接于各电池串的间隔,图示中电池串A和电池串F的外侧分别设有两根成组的绝缘螺栓,而其它电池串(B、C、D、E均未图示)的两侧则分别设有两根成组的绝缘螺栓。可以理解到的是此即由该些绝缘螺栓分隔形成电池串装接的容纳空间。另外上述两侧端压板中前端压板2为绝缘板,后端压板3为用于电池组散热的聚风箱。关于聚风箱在此省略详述,惟绝缘螺栓实现将两侧端压板及其间的电池串夹紧。且绝缘螺栓4与端压板之间设有绝缘垫片41。
从各电池串来看,各锂电池模块顺次通过螺孔6与下一个锂电池模块螺接固定且相邻两个电池模块间夹设有黄铜片5,作为介质提高两模块间的导通性能。并且对应每个电池串的正极端部和负极端部分别设有绝缘的端头盖板81、82,避免模块间短路。
此外,上述端头总正外接线和端头总负外接线可以是铜排压接缆线,且分别设有总正盖板71和总负盖板72。由此,可实现整个电池组中锂电池模块及其电气连接件均与外界无直接接触,有效防止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星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捷星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71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自动成型机余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真空绝热装饰一体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