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摇椅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7103.0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3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毛如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3/02 | 分类号: | A47C3/02;A47C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椅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的结构,特别设计一种摇椅骨架。
背景技术
摇椅是日常生活中休闲座椅的一种,而包覆有纺织面料并填充有内部填充物的摇椅,以其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种摇椅通常由椅座和椅背构成,椅座和椅背的内部骨架均采用木质结构拼接而成,椅背上为了设计出类似于赛车座椅的视觉效果,需要在椅背的骨架上固定两个塑料直筒,以固定纺织面料,从而在椅背上形成两个通孔。此种结构由于塑料直筒的设计,提高了成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省去塑料直筒,降低生产成本的摇椅骨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摇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背骨架和椅座骨架,椅座骨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椅座连接臂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圆弧形,椅背骨架包括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及连接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的椅背连接臂组,所述椅背骨架的顶端设置头枕部,所述头枕部包括后盖板、左前盖板、右前盖板以及支撑柱,所述左前盖板、右前盖板的形状、结构相同,左前盖板、右前盖板分别固定在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上,左前盖板、右前盖板之间通过马钉连接,后盖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上,后盖板和左前盖板通过枪钉分别连接支撑柱的两端,后盖板和右前盖板通过枪钉分别连接支撑柱的两端,左前盖板、右前盖板上分别开设有左上通孔、右上通孔,后盖板上开设有分别与左上通孔、右上通孔相对应的左下通孔、右下通孔。
通过左前盖板、右前盖板以及盖板的设置,可以由左上通孔和左下通孔,右上通孔和右下通孔穿入纺织面料,并将面料固定在前盖板、右前盖板以及盖板上,形成两个通孔,省去了塑料圆筒,并且左前盖板、右前盖板可以为头部提供更好的支撑。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头枕部中部的支撑柱子的高度小于头枕部外侧的支撑柱,使得左前盖板、右前盖板的外侧翘起,形成一定的弧度。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面、第二侧板的内侧面上均固定有扶手安装片,所述扶手安装片由矩形的固定片和焊接在固定片上的加强筋构成,固定片上开设有扶手安装孔,所述加强筋垂直固定在固定片的边沿。
由于扶手是固定在固定片上的,拖拉扶手就会容易导致固定片变形,进而对和固定片贴合的第一侧板造成损害,通过在固定片的边沿垂直设置加强筋,在使用很少金属材料的情况下,却极大提高了固定片抗弯曲变形的能力,从而避免了第一侧板随固定片的变形而变形。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下支撑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之间连接有上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两端通过枪钉分别与第一侧板的内侧面、第二侧板的内侧面固定,所述上支撑板的两端通过枪钉分别与第三侧板的内侧面、第四侧板的内侧面固定,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均设置有角铁,角铁由两片相互垂直设置的金属片构成,上支撑板的两端通过角铁分别和第三侧板、第四侧板连接,下支撑板的两端通过角铁分别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连接。
通过设置三角铁,有力地连接了支撑板和侧板,并且在摇椅前后摇动的过程中,可以为上支撑板以及下支撑板提供很好的支撑作用,从而减少了通过枪钉固定的支撑板的端部所承受的力,从而提高了摇椅骨架的使用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合理,省去了塑料直筒,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摇椅骨架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扶手安装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7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