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植入式白蚁危害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6084.X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四维;陈建顺;柯海滨;王建胜;袁晓栋;俞杰;侯守鹏;罗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冯新伟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植入 白蚁 危害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植入式蚁害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白蚁诱集器是用于检测白蚁危害的设备,通过在该诱集器内部放置诱食来引诱白蚁。白蚁诱集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将装有白蚁诱食的诱集器埋在地下,白蚁受到诱食的引诱而进入白蚁诱集器内进食,工作人员定时地将埋在地下的白蚁诱集器打开,查看里面有无白蚁进去来判断是否有蚁害。对这种白蚁诱集器的检查操作繁琐,每次查看时都需要把白蚁诱集器从泥土中挖出,检查完毕又要将其重新埋入土中,每次收集资料工作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省时省力、检测方便、实时的红外植入式白蚁危害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红外植入式白蚁危害传感器,该红外植入式白蚁危害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连接线、红外接收管连接线和白蚁诱食件,所述白蚁诱食件开有通槽,在所述通槽中的两端,相配的嵌入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发射管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管与红外接收管连接线电连接。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嵌入到通槽的两端,保证了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不会从诱食件通槽中脱离,同时为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提供了一个通畅、封闭的不受外界光线干扰的光通道,采用了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来感应白蚁灾害信号,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而且监测方便、实时。
本实用新型所述通槽开设在白蚁诱食件的中部,所述通槽为方柱形槽或圆柱形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均设置有管脚,所述红外发射管连接线一端与红外发射管的管脚电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管连接线一端与红外接收管的管脚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管脚间距小于通槽的直径,一方面方便红外管的嵌入,另一方面使得管脚嵌入一定深度也不会影响管脚与导电信号线的连接,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嵌入到通槽的两端,保证了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不会从诱食件通槽中脱离,同时为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提供了一个通畅、封闭的不受外界光线干扰的光通道,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2、省时省力,避免了传统的人工操作,只需通过手持式蚁害采集器即可方便的判断出白蚁灾害的情况。3、检测方便、实时,采用了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来感应白蚁灾害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红外发射管1、红外接收管2、管脚3、红外发射管连接线4、白蚁诱食件5、通槽6、红外接收管连接线7。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红外植入式白蚁危害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管1、红外接收管2、红外发射管连接线4、白蚁诱食件5和红外接收管连接线7。
本实施例白蚁诱食件5的中部开有通槽6,通槽6为方柱形槽或圆柱形槽,红外发射管1外端和红外接收管2均设置有两只管脚3,红外发射管1设有为红外信号发射端,红外接收管2设有红外信号接收端,在通槽6中的两端,相配的嵌入有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使得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不会从通槽6中脱离,牢靠耐久,同时通槽6的设置为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提供了一个通畅、封闭的不受外界光线干扰的光通道。
本实施例红外发射管连接线4一端与红外发射管1的管脚3电连接,红外发射管连接线4另一端引出通槽6外,红外发射管1与红外发射管连接线4的连接点深入嵌入到通槽6中,红外接收管连接线7一端与红外接收管2的管脚3电连接,红外接收管连接线7另一端引出通槽6外,红外接收管2与红外接收管连接线7的连接点深入嵌入到通槽6中。
本实施例管脚3间距小于通槽6的直径,一方面方便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的嵌入,另一方面使得管脚3嵌入一定深度也不会影响管脚3与连接线的连接,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白蚁诱食件5固定了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并提供光通道,使得红外发射管1通过发射端发射的红外光信号传递给红外接收管2的接收端,红外接收管2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再转换成电信号传递到传感器,形成一个光电耦合通路,此时的状态表示没有蚁害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未经杭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60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量计用盛水器
- 下一篇:一种船用导航雷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