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挤出垫带的半成品胶条及生产用挤出口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5281.X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2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吕政可;张其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市福泉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F16S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挤出 半成品 生产 口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出垫带半成品胶条及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挤出垫带半成品胶条及用于该胶条生产的口型板。
背景技术
垫带,又称衬带,压条。指用于保护内胎着合面不受轮辋磨损的环形胶带。它装于内胎和轮辋之间,其中部较厚,两边缘由内向外渐薄。套在轮辋上用以保护内胎不受轮辋和外胎胎圈的磨损。根据断面,可分凹型和平型两种。其生产工艺一般为:先利用原料胶挤出断面为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半成品胶条,冷却后,根据使用需要再进行二次挤出符合使用要求的垫带产品。
本公司改进前的半成品胶条挤出口型是两个并列的近似正方形的口型,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口型挤出的胶条断面也是近似正方形的,由于胶条从挤出机的机头挤出后自身的温度很高,为了保证胶条不焦烧需要在短时间内将胶条的温度降至45℃以下。而这种断面为正方形的胶条自身的温度很难在短时间内降到工艺要求的45℃以下,即使是增加冷却水槽的长度效果也不明显,特别是在夏季降温就更是难题,导致半成品胶条经常出现熟芯现象,致使硫化的垫带成品表面不光滑,物性指标也不同程度的下降,需要进行改进。同时,正方形断面的胶条不仅降温困难,其形状也与扁平的垫带成品相差甚远,导致其在升压硫化过程中胶料的流动范围扩大,往往造成垫带成品边部缺料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制造一种既能保证胶条的挤出效率,又能使胶条的自身温度在短时间内降至工艺要求的45℃以下,而其形状又接近垫带成品的扁平状便于胶料在模具中的流动减少成品缺料现象的发生的半成品胶条及生产用挤出口型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挤出垫带的半成品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为在其中一个转角楞处沿长度方向设有一斜面的矩形长条体。
所述斜面与胶条主平面的夹角为10度至45度。
所述斜面与胶条主平面的夹角为30度。
用于生产上述半成品胶条的挤出口型板,所述口型板为圆形,且在所述口型板顶部设有固定部,在所述口型板中设有沿圆心呈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口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型的内轮廓形状与所述的半成品胶条的断面轮廓相同,即设有也设有一个斜面。
所述胶条中的主平面与口型板的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设置。
所述胶条中的主平面与口型板的水平面的夹角为10度至30度。
所述胶条中的主平面与口型板的水平面的夹角为20度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既在不降低挤出效率和不增加冷却水槽长度的前提下,所挤出的胶条不但能在短时间内降至工艺要求的45℃以下,又能有效的减小胶料在垫带模具中的流动范围,提高了垫带成品的合格率。同时这种结构的胶条更符合生产实际。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挤出口型板的主视图。
图2为原有挤出口型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为改进后的半成品胶条的立体图。
图中:1胶条,11斜面,12胶条主平面,2口型板,21通孔,22口型,11’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一种用于挤出垫带的半成品胶条,胶条1为在其中一个转角楞处沿长度方向设有一斜面11的矩形长条体。也就是说,在矩形长条体的形状基础上,其中的一个转角楞处形成一个斜面11,且斜面11与胶条主平面12的夹角β为30度。设计时,尽量保证与原有胶条形状断面面积保持不变,但是可以尽量偏平。上述的胶条主平面12是指,宽度最宽的那个表面。
如图3、图4所示,用于生产上述半成品胶条的挤出口型板,口型板2为圆形,且在口型板顶部设有一个通孔21的固定部,在口型板2中设有沿圆心呈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口型22,口型22的形状与胶条的断面轮廓相同,也带有一个斜面11’。
安装时,胶条中的主平面与口型板的水平面的夹角α为20度,如图3中所示。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断面面积不变、尽量偏平的半成品胶带,并且设计了一种一侧带斜面的口型,所挤出胶条的断面也是扁平带斜坡的,这种扁平的胶条无疑增大了在冷却水槽中与水的接触面积,在水槽不加长的情况下冷却效果大为增加。同时在后期工艺中,在硫化时将胶条带斜面的一侧朝上并且背对挤出垫带模具,以便于挤出垫带模具上升过程中不碰挤胶条的外侧楞,使胶条的自然高度尽量上升,尽量减少胶料的流动范围,基本杜绝成品垫带边部缺料的现象,也就是说这种结构的胶条与生产更有利。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市福泉橡胶有限公司,未经莱芜市福泉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5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压力均衡型双层共挤流道的挤出模具
- 下一篇:蝶阀衬氟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