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对焊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14893.7 | 申请日: | 2013-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9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对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管对焊的钢管对焊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用于钢管件对焊焊接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工氩弧焊,特点是效率低,焊接不均匀,合格率低,通常用于样品制作或新产品小批量生产;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卧式环缝焊机焊接,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027186.4公开的一种可自动焊接环缝的设备,它包括工件固定装置和焊枪装置;其中工件固定装置包括设备台架、调速电机、减速机、工件固定模具、横向气缸、横向气缸固定板、纵向气缸连杆、导套、纵向气缸、纵向气缸固定板、导套固定杆,设备台架的一侧设有纵向气缸固定板、导套固定杆,导套固定杆与导套固接,纵向气缸固定在纵向气缸固定板上,纵向气缸连杆与纵向气缸固接,横向气缸固定板与纵向气缸连杆固接,横向气缸与横向气缸固定板固接,减速机固定在设备台架上方并与调速电机连接;焊枪固定装置包括焊枪架和焊枪。这类卧式焊机的缺点是不锈钢管件装夹及取出都不方便,产品容易掉落,并且存在对焊焊装效率低下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产品生产效率不高、焊接合格率低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钢管对焊的钢管对焊机,利用本实用新型可简化产品的装夹工序,提高焊接效率及焊接质量,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钢管对焊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由驱动装置驱动间歇转动且竖直设置的主轴,主轴的顶部装有转盘,转盘上转动连接有间隔环布的至少三个转轴,转盘上还装有分别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转轴的顶部装有下钢管夹具,转盘上还装有分别与各个转轴对应设置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装有上定位气缸,上定位气缸的下伸的活塞杆上装有与下钢管夹具对应设置的上钢管夹具,机架上还装有位于转盘一侧部的焊机和焊枪固定座,焊机的焊枪转动连接在焊枪固定座上且由驱动手柄驱动转动并锁定,焊枪固定座滑动连接在机架上且由驱动气缸驱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机架上的主电机和与主电机动力连接的凸轮分割器,所述主轴传动连接在凸轮分割器上。
所述焊枪上套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套管,套管通过铰轴转动连接在焊枪固定座上,所述驱动手柄通过球形万向节连接在铰轴的外伸端,焊枪固定座上设有供驱动手柄嵌入的沉槽,机架上装有滑动座,焊枪固定座的底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滑动座上,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焊枪固定座的下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装夹和取出产品时非常方便,通过主轴间歇转动,操作者可以在一侧单独装夹钢管,另一侧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以及焊机的工作两夹装的钢管进行对焊,通过驱动手柄转动焊枪以及驱动气缸驱使焊枪固定座前后移动可以调整焊枪的焊接高度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可简化产品的装夹工序,提高焊接效率及焊接质量,利用本实用新型焊机生产的产品焊缝外观质量好,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产品的焊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钢管对焊机采用立式结构装夹待加工的产品(两段需要对焊的待焊接管件10),其包括机架1,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由驱动装置驱动间歇转动且竖直设置的主轴2,主轴2的顶部装有转盘3,转盘3上转动连接有间隔环布的至少三个转轴4,转盘3上还装有分别驱动转轴4转动的驱动电机5,转轴4的顶部装有下钢管夹具6,转盘3上还装有分别与各个转轴4对应设置的支撑架7,支撑架7上装有上定位气缸8,上定位气缸8的下伸的活塞杆上装有与下钢管夹具6对应设置的上钢管夹具9。上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机架上的主电机15和与主电机15动力连接的凸轮分割器16,所述主轴2传动连接在凸轮分割器16上,即主轴2与凸轮分割器16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上述下钢管夹具6和上钢管夹具9的作用使夹住待焊接管件10,其具体结构为本领域人员所掌握的常规技术手段,例如采用三爪卡盘式夹紧结构、内缩套式夹紧结构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未经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4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内接头焊接工装
- 下一篇:囊式滤芯外壳旋融焊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