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蓄电池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4097.3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梁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11 | 分类号: | H01R11/11;H01M2/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蓄电池 接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蓄电池接线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为放电电流比较大的蓄电池设计了一种接线方便灵活,接线牢固可靠的蓄电池接线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面对日趋严重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新能源车辆的开发利用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清洁无污染、零排放的纯电动公交车成为当今最有发展前途的交通工具之一,而成为电动车进行充电,采取换装蓄电池更加可靠和方便,因此为蓄电池设计一种接线的时候方便灵活、牢固可靠的接线端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大电流蓄电池接线装置,这种蓄电池的接线装置,在接线的时候要求十分的方便灵活,并且接线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电流蓄电池接线装置,主要由接线柱2和安装在其上的接线端子1构成:
所述的接线端子1主要由顶盖1.1、外壳1.2、卡台1.3、撑板限位槽1.4、复位弹簧1.5、弹簧撑板1.6、撑板限位导轨1.7构成;所述的卡台1.3为圆弧状、设置在接线端子1的下部,所述的复位弹簧1.5固定在弹簧撑板1.6和顶盖1.1之间,所述的弹簧撑板1.6通过撑板限位导轨1.7固定在外壳1.2的撑板限位槽1.4内,所述的顶盖1.1、外壳1.2以及卡台1.3为一体铸模件;
所述的接线柱主要由圆柱形接线柱2.1、卡台转槽2.2、卡台导槽2.3以及卡台卡槽2.4构成;所述的卡台转槽2.2在圆柱形接线柱2.1的下部、接线柱底板2.5的上部,所述的卡台导槽2.3从接线柱2.1的上端延长至卡台转槽2.2顶部,所述的卡台卡槽2.4从卡台转槽2.2为起点向上延长,延伸的尺度以方便卡台卡到卡台卡槽2.4即可。
所述的接线端子1为全铜结构,进一步降低接线的端子的电阻;
所述的接线柱2主要由铅或碳棒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为大电流蓄电池提供了一种接线装置,这种接线装置接线方便灵活、快捷可靠、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蓄电池接线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蓄电池接线装置的接线端子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2a为整体示意图,图2b为复位弹簧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蓄电池接线装置的接线柱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大电流蓄电池接线装置,主要由接线柱2和安装在其上的接线端子1构成:
所述的接线端子1主要由顶盖1.1、外壳1.2、卡台1.3、撑板限位槽1.4、复位弹簧1.5、弹簧撑板1.6、撑板限位导轨1.7构成;所述的卡台1.3为圆弧状、设置在接线端子1的下部,所述的复位弹簧1.5固定在弹簧撑板1.6和顶盖1.1之间,所述的弹簧撑板1.6通过撑板限位导轨1.7固定在外壳1.2的撑板限位槽1.4内,所述的顶盖1.1、外壳1.2以及卡台1.3为一体铸模件;
所述的接线柱主要由圆柱形接线柱2.1、卡台转槽2.2、卡台导槽2.3以及卡台卡槽2.4构成;所述的卡台转槽2.2在圆柱形接线柱2.1的下部、接线柱底板2.5的上部,所述的卡台导槽2.3从接线柱2.1的上端延长至卡台转槽2.2顶部,所述的卡台卡槽2.4从卡台转槽2.2为起点向上延长,延伸的尺度以方便卡台卡到卡台卡槽2.4即可。
所述的接线端子1为全铜结构,进一步降低接线的端子的电阻;
所述的接线柱2主要由铅或碳棒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的接线端子的外壳1.2可以通过金属铸造而成、复位弹簧1.5和弹簧撑板1.6另外制造或者购买成品,之后通过焊接法将复位弹簧1.5焊接在顶盖1.1上,然后下端焊接在弹簧撑板1.6上,弹簧撑板1.6通过撑板限位槽1.4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用于大电流蓄电池放电所用,接线端子通过特殊的卡台以及弹簧复位设计,可以卡在接线柱的卡台卡槽内,在复位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可很牢固方便的为蓄电池进行接线,本实用新型在接线端子为帽形设计,顶端内部设计复位弹簧撑板、四周为向内的卡台结构,整个结构触点有5个触点,安装接线端子的时候只要将接线端子先压入接线柱,沿着线接线柱的卡台导槽至卡台转槽处,然后沿着卡台转槽旋转至卡台卡槽内,松手后,在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就可以牢固的使接线端子和接线柱进行接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结构的变化代替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系统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4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龙骨主筋分离式地板
- 下一篇:Nd3+敏化Er3+的镓酸钆锶中红外激光晶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