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束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3650.1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9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慧青;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嘉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朱新学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器,尤其是一种对线束进行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通常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按特定的走向捆扎在一起,起作用主要是起各个电子部件的作用。线束的故障会导致电器设备失控,线束的短路则会损坏电器设备或产生错误的操作和显示,因此,线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整体性能和运行状态,所以对线束的检测尤为重要。
现有的线束的检测装置均采用交流电,且设备比较重,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检测线束是否导通的线束的检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线束的检测装置,它包括电源、导线和灯泡,还包括三个端口,三个端口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分别为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且每个端口由三个接口组成;所述的第一端口中最左侧的两个接口之间并联有灯泡,右侧的接口分别与电源、第二端口中左侧的两个接口和第三端口中左侧的两个接口连接;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中最右侧的接口均与电源连接;其中第一端口中与第二端口连接处设有灯泡;第三端口中做左边的两个接口上均串联有灯泡。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电源采用干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线束的检测装置,将待检验的线束插在与之对应的端口上,打开电源,如果与之对应的灯泡点亮则表示该线束正常,如果其中一个或两个灯泡均未点亮,则表示待检测线束不合格,需要调整后在进行二次检测。这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对线束进行检测,且检测方便,检测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试L、PE、N导通测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L、N导通测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换开关导通测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线束的检测装置,它包括电源1、导线2和灯泡3,还包括三个端口5,三个端口5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每个端口5由三个接口4组成;所述的左侧的端口5中最左侧的两个接口4之间并联有灯泡3,右侧的接口4分别与电源1、中间的端口5中与其相靠近的两个接口4和右侧端口中靠左侧的两个接口4连接;中间端口与右侧端口中最右侧的接口4均与电源1连接;其中左侧端口中与中间端口5连接处设有灯泡3;右侧端口5中做左边的两个接口4上均串联有灯泡3;所述的电源1为干电池。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线束的检测装置,它包括电源1、导线2和灯泡3,还包括三个端口5,三个端口5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每个端口5由三个接口4组成;所述的左侧的端口5中最左侧的两个接口4之间并联有灯泡3,右侧的接口4分别与电源1、中间的端口5中与其相靠近的两个接口4和右侧端口中靠左侧的两个接口4连接;中间端口与右侧端口中最右侧的接口4均与电源1连接;其中左侧端口中与中间端口5连接处设有灯泡3;右侧端口5中做左边的两个接口4上均串联有灯泡3;所述的电源1为干电池。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线束的检测装置,它包括电源1、导线2和灯泡3,还包括三个端口5,三个端口5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每个端口5由三个接口4组成;所述的左侧的端口5中最左侧的两个接口4之间并联有灯泡3,右侧的接口4分别与电源1、中间的端口5中与其相靠近的两个接口4和右侧端口中靠左侧的两个接口4连接;中间端口与右侧端口中最右侧的接口4均与电源1连接;其中左侧端口中与中间端口5连接处设有灯泡3;右侧端口5中做左边的两个接口4上均串联有灯泡3;所述的电源1为干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嘉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嘉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3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