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冻型设备溢流水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2920.7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1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施群;王召启;刘静;胥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8 | 分类号: | B65D90/28;B65D90/26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006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冻 设备 溢流 水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溢流水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防冻型设备溢流水封结构。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的塔、槽、罐等容器大部分设置了溢流管用于超过一定液位高度时的介质溢流,使用设备不超过有效容量及结构允许荷载,保护设备和结构的安全。对于液面上充满工艺气体且有密闭要求的设备,往往在溢流管上增加水封装置,水封的高度由设备的操作压力决定,根据容器内压力的有大小,将设备分成负压设备和正压设备,两种类型设备溢流管做法基本一致,即将溢流管做一段“U”型弯,并充满液体,利用“U”型管压力平衡原理使得设备内的气体不与外界大气相通。
为了防止“U”型弯因溢流介质中的固体颗粒沉积造成堵塞,通常将“U”型弯放置在容器外部,以便于清理和加水,但是对于在冬季有结冰期的地区,室外低温将会使得“U”型弯内的液体结冰而丧失溢流作用,通常采取保温伴热措施,否则溢流管功能丧失,该方式主要适应于南方地区。在北方地区,通常将“U”型弯水封放置在容器内部,利用容器内工作介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特点有效解决了冻结的问题,但是却存在不宜清理堵塞和水封加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冻型设备溢流水封结构,该结构可以同时解决溢流水封的防冻、堵塞问题,而且外部接管简单,便于施工安装和生产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冻型设备溢流水封结构,包括溢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设置在的容器内壁上,其形状为U形,在容器的外壁设置加水口、溢流口、排污口并与容器内壁上的溢流管的相应位置连通,所述加水口、排污口均设有阀门,所述加水口的位置高于溢流口,排污口与溢流管的最底部连通。
水封加水时,关闭排污口阀门,打开加水口阀门将加水口与外部水管连接,使溢流水封中充满液体。
水封使用时,关闭加水口及排污口阀门。
当溢流管内有固体沉积需要清理时,直接打开排污口阀门,放干溢流管内的液体,将溢流管内的沉积物清理干净后再向水封内加水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装置将溢流管设备在器体的内壁,可直接浸在容器内的液体内,不仅具有液封和溢流作用,还具有防冻作用,不存在“虹吸”现象,不会因外部气温过低而冻结,不需要另外在设备外部设置保温装置;2、加水口、排污口均直接设置在器体外部与溢流管连通,方便加水、排污及清理溢流管。3、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安装和生产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冻型设备溢流水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壳体,2、溢流管,3、加水口,4、溢流口,5、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防冻型设备溢流水封结构,包括依附在容器壳体1内壁的溢流管2,溢流管2为“U”型结构,在容器壳体1的外壁设置有加水口3、溢流口4、排污口5并分别与容器内壁的溢流管2的相对应位置连通,为方便开关操作,加水口3、排污口5均设有阀门,加水口1可外接水管,溢流口4可连接管道至场面地坑,所述加水口3的位置高于溢流口4,排污口4与溢流管2的最底部连通。
水封加水时,关闭排污口5的阀门,打开加水口3连接外部水管的阀门,使溢流水封中充满液体。
水封使用时,关闭加水口3及排污口5的阀门。
当溢流管2内有固体沉积需要清理时,直接打开排污口5的阀门,放干溢流管内的液体,将溢流管内的沉积物清理干净。
实施例:下面脱硫塔为例说明该实用新型。
脱硫塔为正压操作的空塔,压力p=5kPag,洗涤液密度ρ=1000kg/m3,塔体的直径D=4m。
溢流管液封高度H=p/(ρ·g)=0.51m。
脱硫塔未工作(p=0kPag)时,关闭排污口阀门,通过加水口向溢流管内加水,直至溢流口有水流出,说明溢流管液封内充满水。脱硫塔工作(p=5kPag)时,塔内压力上升,溢流管内形成高差为0.51m的液封柱可以有效防止塔内气体通过溢流管外漏。当塔内液位由于事故原因上升至溢流液位时,塔内液体通过溢流口溢流,从而使塔内液位不再继续上升,液封内的液封高度不变。可定期开启排污口阀门排污,防止溢流管因固体沉积而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29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组装式垃圾箱
- 下一篇:阻隔防爆储罐的污物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