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克服铁钝化的渗透反应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2629.X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江;李璐;丁贞玉;文一;朱岗辉;孙宏亮;井柳新;张涛;郜志云;徐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1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服 钝化 渗透 反应 格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克服铁钝化的渗透反应格栅。
背景技术
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是一个填充有活性反应介质的被动反应区,污染地下水靠自然水力传输通过时溶解的有机物、金属、核素等污染物被降解或固定转化为环境允许接受的形式,达到地下水修复的目标。近年来,随着渗透反应格栅技术实际工程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广泛应用,渗透反应格栅中也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钝化问题,并严重影响渗透反应格栅的去除效率和使用寿命,造成该修复技术的成本也急剧增高,造成渗透反应格栅目前不能作为一种完全的可持续修复技术。如何解决保证去除效果的同时解决零价铁钝化使其实现可持续修复的问题就成为了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克服铁钝化的渗透反应格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能克服铁钝化的渗透反应格栅,包括格栅、零价铁和电池,在含有污染层的地下水垂直方向设置有一排或多排格栅,在格栅内设置有零价铁,格栅的中央设置有阳极,格栅的四周设置有阴极一、阴极二、阴极三、阴极四,阳极和阴极一、阴极二、阴极三、阴极四并联于电池的正负极。
进一步所述格栅的直径约为50cm,也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适当放大。
进一步地,每个阴极距离阳极的长度为20cm。
进一步地,电池的电压为12。
进一步地,阳极和四个阴极可以选用铝电极,也可以选用石墨电极。
进一步地,多排为2排。
进一步地,在地下水(2)的下游设置污染物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能克服铁钝化的渗透反应格栅,可增强零价铁渗透反应格栅中铁的利用率,保证渗透反应格栅的活性,从而增强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并且保证了环境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能渗透反应格栅结构图。
符号说明:
1:地表 2:地下水 3:污染层 4:格栅 5:零价铁6:电池 7:阳极 8:阴极一 9:阴极二 10:阴极三11:阴极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一种能克服铁钝化的渗透反应格栅,包括格栅4、零价铁5和电池6,在含有污染层3的地下水2垂直方向设置有一排格栅4,在格栅4内设置有零价铁5,格栅4的中央设置有阳极7,格栅4的四周设置有阴极一8、阴极二9、阴极三10、阴极四11,阳极7和阴极一8、阴极二9、阴极三10、阴极四11并联于电池6的正负极。
进一步所述格栅4的直径约为50cm,也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适当放大,零价铁5其渗透系数高于周边介质的渗透系数,每个阴极距离阳极7的长度为20cm,电池6的电压为12V,阳极7和四个阴极可以选用铝电极,也可以选用石墨电极。
使用时,电池6加载12V电压,阳极7与周围的四个阴极均可形成弱电场,这样可以促进电子的迁移转换,利用越少的阳极7,则可以保证阴极附近铁被活化、阳极附近铁被钝化的过程中,污染层3在进入格栅4和将流出格栅4的过程中均可与被活化的零价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去除,不会出现污染物通过阳极7而未被去除的情况,有效保证了环境安全,且最大限度发挥了介质中零价铁的还原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仅对能克服铁钝化的渗透反应格栅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任意变更和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未经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26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