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烟气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1901.2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密安耐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F23L15/00;B01D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高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烟气 除尘 余热 回收 一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箱。
背景技术
锅炉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现有的锅炉尤其是中小型锅炉,其烟气大多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中的粉尘以及硫氧化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另外,烟气中还携带大量的热量,导致了能量流失和燃料利用率降低,既污染环境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回收利用烟气热量且能对烟气进行除尘的锅炉烟气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烟气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箱包括箱体和连接在箱体底部的支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箱体内腔由前、后两竖直隔板分隔成烟气腔、换热腔和除尘腔,烟气腔内设有将其分隔成进烟腔和出烟腔的第一横隔板,除尘腔内设有将其分隔成上尘腔和下尘腔的第二横隔板,换热腔内间隔设有多根换热管且换热管中的一部分连通进烟腔与下尘腔、另一部分连通上尘腔和出烟腔;进烟腔上开设有进烟口,出烟腔上开设有出烟口,换热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第二横隔板上安装有多根连通上尘腔和下尘腔的旋风除尘管且旋风除尘管底端的落尘口穿出除尘腔的底壁,箱体底部设有与上述各旋风除尘管的落尘口连通的收尘斗,收尘斗的底部开口且在开口上安装有排尘门。
采用上述结构,进烟口连接锅炉排烟口,出烟口连接烟囱,出气口连接锅炉的进气端,进气口连接鼓风机。换热腔内,在换热管的管壁的换热作用下,烟气携带的热量被换热腔内的空气吸收,经预热的空气再通入到锅炉的进气端,实现了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节约了能源。在除尘腔内,通过旋风除尘管将烟气中携带的烟尘除去,达到了净化烟气的作用。
所述各换热管之间的空隙内间隔安装有多块交叉排布的气流挡板,各气流挡板将换热管之间的空隙隔成供空气流过的迂回流道。设置气流挡板可减缓换热腔内空气流动的速度,使得空气经充分预热后才能流出,提高了换热效率。
所述旋风除尘管包括相互套接且两端开口的外管体和内管体,内管体底部插装在外管体内腔的顶部且两者之间连接有旋风叶片,内管体的顶部穿过第二横隔板并与上尘腔连通,外管体的底部穿出除尘腔的底壁并与收尘斗连通。该种旋风除尘管中,烟气首先从外管体的顶部进入,在旋风叶片的作用下产生旋流,烟尘在重力作用下被甩落到收尘斗内,烟气从内管体进入上尘腔,整体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回收利用烟气热量和能对烟气进行除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烟气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箱包括箱体1和连接在箱体1底部的支架2,箱体1内腔由前、后两竖直隔板11分隔成烟气腔3、换热腔4和除尘腔5,烟气腔3内设有将其分隔成进烟腔31和出烟腔32的第一横隔板33,除尘腔5内设有将其分隔成上尘腔51和下尘腔52的第二横隔板53,换热腔4内间隔设有多根换热管6且换热管6中的一部分连通进烟腔31与下尘腔52、另一部分连通上尘腔51和出烟腔32;进烟腔31上开设有进烟口34,出烟腔32上开设有出烟口35,换热腔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出气口41和进气口42;第二横隔板53上安装有多根连通上尘腔51和下尘腔52的旋风除尘管7且旋风除尘管7底端的落尘口穿出除尘腔5的底壁,箱体1底部设有与上述各旋风除尘管7的落尘口连通的收尘斗8,收尘斗8的底部开口且在开口上安装有排尘门81。其中,进烟口34连接锅炉排烟口,出烟口35连接烟囱,出气口41连接锅炉的进气端,进气口42连接鼓风机。换热腔4内,在换热管6的管壁的换热作用下,烟气携带的热量被换热腔4内的空气吸收,经预热的空气再通入到锅炉的进气端,实现了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
参照附图,旋风除尘管7包括相互套接且两端开口的外管体71和内管体72,内管体72底部插装在外管体71内腔的顶部且两者之间连接有旋风叶片73,内管体72的顶部穿过第二横隔板53并与上尘腔51连通,外管体71的底部穿出除尘腔5的底壁并与收尘斗8连通。烟气首先从外管体71的顶部进入,在旋风叶片73的作用下产生旋流,烟气中携带的烟尘在重力作用下被甩落到收尘斗8内,烟气从内管体72进入上尘腔51。
参照附图,各换热管6之间的空隙内间隔安装有多块交叉排布的气流挡板9,各气流挡板9将换热管6之间的空隙隔成供空气流过的迂回流道。气流挡板用于减缓换热腔4内空气流动的速度,使得空气经充分预热后才能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密安耐橡胶有限公司,未经高密安耐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1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孔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压LED的反射弧型隔离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