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夹具液压安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11437.7 | 申请日: | 2013-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叶兴微;叶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顺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67 | 分类号: | B29C45/67;B29C45/84;B21D37/14;B21D5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 地址: | 31580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夹具 安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液压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夹具液压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注塑行业与钣金冲压行业,模具固定到塑料成型机或者高精冲床上原来都采用模具压板通过螺丝来固定模具,这种固定方式费时费力,且极不安全,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模具滑落等安全事故。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许多行业要求模具频繁更换,且对换模时间有一定的要求,而不致于整条生产线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有一种操作方便、高效、安全的模具夹持系统来完成这一任务。全自动液压夹具系统在欧美及日本注塑及冲压行业基本都属于标准配置,但由于受到技术开发瓶颈限制,目前只有欧美及日本几家企业掌握此技术。目前我公司完全掌握此技术,批量生产全自动液压夹具。因涉及到人身与财产安全,采用液压夹具的场合都以安全为第一目标条件,系统液压原理在设计时要考虑所有偶然发生的情况。目前在用的液压原理为在主回路设置一个压力检测传感器,如图一所示。在某种在特殊情况下,如操作人员在按了固定模板液压夹具夹紧的情况下,固定模板夹具完成正常锁紧,但在按移动模板液压夹具夹紧时,出现模具安时倾斜,液压夹具上的检测开关无法完成检测,而导致无法完成动模夹紧程序。但此时液压系统主回路上压力传感器不会出现报警情况。如果此时操作人员不按说明书说明去将模具吊装正确,而去操作注塑机开模动作,侧会导致模具滑落情况,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夹具液压安全系统,以解决原有液压控制系统设计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压夹具液压安全系统,包括动模夹紧接口,定模夹紧接口,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换向阀,气动液压泵和第二换向阀,所述的动模夹紧接口和定模夹紧接口分别位于动模具和定模具上,动模夹紧接口一端连接有第二换向阀一端,动模夹紧接口一端与第二换向阀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定模夹紧接口一端连接有第一换向阀一端,定模夹紧接口一端与第一换向阀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第二换向阀的另一端连通有气动液压泵。
所述的第一换向阀的另一端连通有气动液压泵。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监控液压夹具内部的压力,如在执行夹具夹时,只要检测到夹具内部压力不足,则会发出报警信号而阻止其它动作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液压控制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控制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液压夹具液压安全系统,包括动模夹紧接口1,定模夹紧接口2,第一压力传感器3,所述的动模夹紧接口1和定模夹紧接口2分别位于动模具和定模具上,动模夹紧接口1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3,定模夹紧接口2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3。当气动液压泵6工作时,将气压压力转换为液压压力,通过液压管路连接到第一换向阀5和第二换向阀7。然后分别连接到动模夹紧接口1与定模夹紧接口2。第一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定模夹紧接口2与第一换向阀5之间,第二压力传感器4安装在动模夹紧接口1与第二换向阀7之间,动模夹紧接口1与定模夹紧接口2为相对独立的管路系统。第一压力传感器3可适时监测定模夹紧接口2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4可适时监测动模夹紧接口1的压力。一旦压力低于设定值即报警,确保油路系统安全。而图1所示,压力传感器只能检测到主油路系统中的压力,对动模夹紧接口1和定模夹紧接口2无法执行适时压力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顺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顺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1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超导式吸热板芯及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 下一篇:聚光型真空平板集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