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塔塔身安全攀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0860.5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史永军;王丽萍;张俊杰;刘治国;弓楠;刘兴;郑文斌;李鑫;荣利;张凯;党坤;任学恩;杨留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郑州祥和集团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8 | 分类号: | E04H12/08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塔塔身 安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钢管塔,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塔塔身安全攀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因钢管塔占地小等原因,运用很广泛,但钢管塔相对角钢塔在安装及运维阶段存在诸多不便,因钢管塔的塔身爬梯与横担呈90°夹角,施工人员及运行检验人员从爬梯向横担进行跨越作业时,需要一边抓住爬梯,一只脚在爬梯上,另一脚向横担跨越,因中间无其它扶手和踩踏装置,人员在跨越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事故,给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好且成本较低的钢管塔塔身安全攀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塔塔身安全攀踏装置,含有上抱箍和下抱箍,所述上抱箍上设置两个扶手,所述下抱箍上设置两个踏板,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分别固定在钢管塔上,并且,所述上抱箍位于所述横担的上方,所述下抱箍位于所述横担的下方,两个所述扶手和踏板分别位于钢管塔的爬梯和横担中间。
所述踏板为角铁,或由钢板折弯成L型,所述踏板焊接在所述下抱箍上。所述扶手由钢筋弯曲成环形或门字形,所述扶手焊接在所述上抱箍上。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均通过连接螺栓紧固在钢管塔上,或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管塔上。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的壁厚均为8mm,宽度均为8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爬梯和横担下方且紧挨横担位置安装下抱箍,然后在下抱箍上方1.5米处安装上抱箍,上抱箍上的扶手和下抱箍上的踏板均位于爬梯和横担中间,以便检修人员在检修时,能够抓靠,保证人员能够从爬梯迈上杆塔横担,保障维护人的生命安全。
2、本实用新型踏板采用角铁或钢板折弯而成,焊接在下抱箍上,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另外,扶手由钢筋弯曲而成,便于手抓。
3、本实用新型上抱箍和下抱箍既可以通过连接螺栓紧固在钢管塔上,也可以直接焊接在钢管塔上,采用螺栓固定时,能够拆装,便于重复利用,采用焊接固定时,稳固性好,能够一劳永逸,便于下次直接使用。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好且成本较低,广泛适用于钢管塔的运行维护,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管塔塔身安全攀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钢管塔塔身安全攀踏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踏板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扶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图中,1-钢管塔,2-下抱箍,3-踏板,4-横担,5-爬梯,6-上抱箍,7-扶手。
钢管塔塔身安全攀踏装置含有上抱箍6和下抱箍2,其中:上抱箍6上设置两个扶手7,下抱箍2上设置两个踏板3,上抱箍6和下抱箍2分别固定在钢管塔1上,并且,上抱箍6位于横担4的上方,下抱箍2位于横担4的下方,两个扶手7和踏板3分别位于钢管塔1的爬梯5和横担4中间。
踏板3为角铁,或由钢板折弯成L型,踏板3焊接在下抱箍2上。扶手7由钢筋弯曲成环形或门字形,扶手7焊接在上抱箍6上。上抱箍6和下抱箍2均通过连接螺栓紧固在钢管塔1上,或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管塔1上。上抱箍6和下抱箍2的壁厚均为8mm,宽度均为80mm。
进行维护时,人员从爬梯5上侧身,一脚踏在踏板3上,一手抓着扶手7,然后转身,另一脚踏上横担4,从而实现从爬梯5到横担4的安全跨越,保证了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郑州祥和集团电力安装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郑州祥和集团电力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0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