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组均衡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0782.9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3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尚南;黄海长;高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泓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均衡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组均衡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类型的蓄电池大量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电动车的普及,大量人群在使用电动自行车。但是,由于电动车的蓄电池组没有采用适当的充电管理及保护措施,导致大量的电动车蓄电池使用寿命大约在1年左右的时间。电动车蓄电池的失效,大部分体现在蓄电池被充坏,市场上损坏的电动车蓄电池,80%以上是蓄电池充电过程温度过高导致外壳变形而损坏。而且,对于小容量的蓄电池,充电外壳膨胀损坏的比例更高。还有部分损坏的蓄电池组,是个别蓄电池单体长时间处于欠充电、过放电而损坏。出于电压及功率的需要,大部分的蓄电池都串联成蓄电池组使用。作为常规的知识,大量的蓄电池单体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个别蓄电池单体容量提前衰减的情况,这个容量提前衰减的蓄电池单体,由于串联在蓄电池组里面,需要输出能量的时候,需要输出相同的能量,但是,它的电压会下降比较多。而其他容量还没有衰减的足够多的蓄电池单体,它的电压下降比较慢。充电过程中,电压下降比较慢的蓄电池单体,会相对比较快完成充电。反复多次充电、放电后,落后的蓄电池单体由于长期欠充电、过放电,很快就进入失效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对蓄电池组的蓄电池单体均衡充电的蓄电池组均衡充电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组均衡充电器,关键在于包括电压隔离装置、均衡充电电路切换装置、电压和电流采集电路装置、CPU控制装置,所述电压隔离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均衡充电电路切换装置的输入端,所述均衡充电电路切换装置的输出端设置多个充电输出,所述每个充电输出连接单独的电压和电流采集电路装置,所述电压和电流采集电路装置的输出端和均衡充电电路切换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CPU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均衡充电电路切换装置为采用轮巡方式每次只导通一个充电输出的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组均衡充电器,均衡充电电路切换装置采用轮巡方式每次只导通一个充电输出连相应接蓄电池单体,通过电压和电流采集电路装置采集蓄电池单体的状态信息发送至CPU控制装置,CPU控制装置根据该状态信息控制相应的蓄电池单体的充电时间,从而针对落后的蓄电池单体补充更多的能量,使蓄电池组得到及时的均衡充电,延长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充电输出还连接有电池表面温度采集装置,所述电池表面温度采集装置与CPU控制装置连接。CPU控制装置通过采集电池表面温度,设定温度过高停止充电的上限,待蓄电池单体表面温度回复正常后才继续充电,防止蓄电池单体充电膨胀损坏。
具体的,所述均衡充电电路切换装置开关元件为MOS管。普通的继电器不能满足快速切换的要求,而且,继电器的触点寿命较短,因此,开关元件选用MOS管。
具体的,所述电压隔离装置为24~80V的宽电压DCDC。由于本实用新型包含CPU等电路设计安全性需求较高的元器件,所以采用DCDC的隔离方式,而直接采用24V~80V的宽电压DCDC则可直接满足市面上24V、36V、48V等多种规格的电动车蓄电池组充电要求。
所述均衡充电电路切换装置的每个充电输出还连接有充电状态显示装置,所述充电状态显示装置与CPU控制装置连接。通过充电状态显示装置,可以直观的显示每个蓄电池单体充电状态信息,供使用者诊断。
所述充电状态显示装置为指示灯。可以通过程序设置,在蓄电池单体无法继续充电需要更换时,指示灯闪烁以提醒使用者更换落后的蓄电池单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均衡充电电路切换装置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宽电压DCDC装置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和电流采集电路装置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CPU控制装置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泓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泓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0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