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流提水灌溉多功能景观瀑布坝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0762.1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张天瑞;陈巧玲;梁雅洁;高俊峰;高红波;苏怀恭;赵颖;赵海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鹏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5/00;E02B8/00;E02B8/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5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流 灌溉 多功能 景观 瀑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流堤岸生态治理及灌溉、防洪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利用河流提水灌溉的多功能景观瀑布坝。
背景技术
出于防洪和引导水流流向的目的,在河岸两侧修筑有河堤坝。修筑河堤坝的造价高昂,但它的功能较单一,目前还没有一种合理的方案能够将河堤坝进行综合利用,从而满足旅游、生态、灌溉、泄洪等方面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河流提水灌溉多功能景观瀑布坝,能够满足泄洪、灌溉要求并形成景观瀑布。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流提水灌溉多功能景观瀑布坝,包括沿河流流向单侧或两侧构筑的河堤坝,河堤坝顶部沿河堤坝长度方向开设有主溢流渠,河堤坝两侧分别构筑低于河堤坝高度的两条副溢流渠。将河流中的水引入主溢流渠中,主溢流渠中的水位达到主溢流渠高度时,会从主溢流渠端部溢出流入副溢流渠内,形成景观瀑布,副溢流渠内的水还可以进行灌溉。在通常情况下,采用提水装置引河流中的水进入主溢流渠,如利用水车,水泵等,在洪涝期间河流水位上涨后也会流入主溢流渠,此时,主溢流渠和副溢流渠成为泄洪的水道。
两条副溢流渠的外侧分别构筑有莲鱼池,副溢流渠的渠体上开有连通莲鱼池的进水口。副溢流渠中的水通过进水口自然流入莲鱼池内,莲鱼池内种植有莲花,同时养殖鱼类,有调节河岸生态环境的作用,在泄洪时,莲鱼池成为分流辅助河道。
靠近河流的内侧莲鱼池与河流的交界处设有防护网,防护网的作用是防止河流中的杂物进入莲鱼池,同时,防止莲鱼池中的鱼被水冲走,防止莲鱼池中的杂物进入主河道影响泄洪。
外侧莲鱼池通过开设于莲鱼池池壁上的出水口与需要灌溉的大田相连,对莲鱼池中的水进一步进行利用,灌溉大田内的蔬菜等农作物。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条与外侧莲鱼池或/和大田连通的排水渠,通过排水渠将莲鱼池或/和大田中的水排出,形成一个循环水系统,避免出现“死水”导致的水质恶化。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从河流中向主溢流渠中输水的提水装置,在此基础上,优选的提水装置是水车,不需要使用电力,可有效的节约能源,同时水车又称孔明车是旅游景观亮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流提水灌溉多功能景观瀑布坝,通过主、副溢流渠形成“一流二溢”的水流形式,利用水位落差自然形成景观瀑布,一方面提高了旅游景观效果,另一方面经过形成的瀑布的水分蒸发,协调生态环境,增加空气湿度,优化了冷暖度,提高了人居环境的舒适度。主、副溢流渠既可以顺流而下简易方便农民抗旱浇田,又可以分流河流中的洪水,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中,1-河堤坝,2-主溢流渠,3-副溢流渠,4-莲鱼池,5-进水口,6-防护网,7-出水口,8-大田,9-排水渠,10-水车,11-提水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河流提水灌溉多功能景观瀑布坝,包括沿河流流向单侧或两侧构筑的河堤坝1,河堤坝1顶部沿河堤坝1长度方向开设有主溢流渠2,河堤坝1两侧分别构筑低于河堤坝1高度的两条副溢流渠3。河堤坝1由石头及混凝土筑成,在常规河堤筑坝护堤保障河道流水畅通的基础上,在河堤上设主溢流渠2,主溢流渠2是长槽形结构,在主溢流渠2顶部可以安装PVC管,使主溢流渠中的水从PVC管中流出。通常情况下,利用水车将河水提升到主溢流渠2内, 在重力作用下,主溢流渠2中的水自然流向副溢流渠3,然后再从副溢流渠3中自然流出,由于河堤坝与主、副溢流渠3之间存在高度落差,从而形成景观瀑布。可以利用水车将水直接提升至主溢流渠2内,也可用水车将水提升至提水渠11内,再经提水渠11流入主溢流渠2。
如图1、2所示,两条副溢流渠3的外侧分别构筑有莲鱼池4,副溢流渠3的渠体上开有连通莲鱼池的进水口5。莲鱼池4可以是由数个相通的莲鱼池单体组合而成,副溢流渠3向莲花池4补充水,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莲花与鱼类共养的循环系统。
如图1、2所示,靠近河流的内侧莲鱼池4与河流的交界处设有防护网6,防护网6是用金属编织成的网状结构。
如图1所示,外侧莲鱼池4通过开设于莲鱼池4池壁上的出水口7与需要灌溉的大田8相连,该出水口7上装有控水阀门,可以开闭出水口以及调节出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鹏,未经张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0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硫化定型压力的供给装置
- 下一篇:钻孔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