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通讯机柜的电子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0439.4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明;俞鸿骥;俞建峰;宋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6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讯 机柜 电子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电子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通讯机柜或电柜(如光交箱)其门锁一般采用纯机械结构,每个门对应一把钥匙,在管理过程中过多的钥匙携带繁琐,致使维护人员或是管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劳动强度大,从而导致门锁经常出现不锁或者被破坏的情况,造成通讯设备内部的线路或是零件有安全隐患,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电子门锁,能够对通讯机柜的门锁电动式打开,操作智能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电子门锁,包括:一把手、锁体和机柜本体,所述锁体内嵌入在机柜本体内,所述锁体内设置一电机,所述把手设置在锁体的前方,所述锁体的后方上半部设置一锁舌,所述锁体的前方下半部设置一通电体,所述通电体与电机连接,所述锁舌通过锁体与把手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为方便管理人员或是维修人员在打开机柜的同时,无需一只手一直持有电源体进行通电,所述通电体上开设一用于插入电源体的电插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为实现远程控制,所述通电体内部设置一用于记录开锁和关锁的电子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无电源提供的情况下,无法打开门锁,省去原有的机械式开锁,免去需要设置锁孔和配置钥匙的繁琐结构,对机柜的控制做到智能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通讯机柜的电子门锁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把手;2、机柜本体;3、锁舌;4、电机;5、通电体;6、电源体;7、电插口;8、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电子门锁,包括:一把手1、锁体8和机柜本体2,锁体8内嵌入在机柜本体2内,锁体8内设置一电机4,把手1设置在锁体8的前方,锁体8的后方上半部设置一锁舌3,锁体8的前方下半部设置一通电体5,通电体5与电机4连接,锁舌3通过锁体8与把手1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通电体5上开设一用于插入电源体6的电插口7;通电体5内部设置一用于记录开锁和关锁的电子芯片(图中未示出),电子芯片记录的内容可以传送到后台服务器上,如传输到电脑上,或是手机上,进行实时监测。
本实用新型用于通讯机柜的电子门锁在使用时,如果机柜处于锁紧状态,电源体6脱离电插口7,由管理人员进行保管,在需要打开机柜时,首先给锁体8提供电源,当通电体5得到电后启动电机4动作,电机4连接锁体8内部的锁芯来控制锁体前部把手1的开合,把手1开启状态下才能带动锁体8后部的锁舌3转动打开门锁,即机柜打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0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