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0371.X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正力通用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26 | 分类号: | G01D11/26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装置 防水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密封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将检测装置与水隔绝的防水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自感应开关路灯、低下管道检测、环境检测、船舶工程等诸多领域,经常需要设置各种检测装置,如传感器等,对环境监测,以便针对环境变化进行及时的控制及处理。这些检测装置多设置于室外、设备外部等恶劣环境中,防水处理十分必要。通常的做法是将检测装置封装在防水外壳中。现有的防水外壳采用特制材料制作,成本巨大,而为了保证其在不同工况下的使用安全性,其外壳的厚度和材料均有着一定的技术要求,这进一步提高了其所需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可靠防水的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包括用于容纳检测装置的塑料水管和通过胶水粘接在塑料水管两端的密封盖帽,其中一个的密封盖帽上设置有能够将检测装置的线缆密封引出的线缆密封引出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检测装置上的分析处理检测信号的处理元件,和测定目标信息的感应元件,分别设置于防水封装结构的内、外两部分,两者通过线缆连接传递信号,而塑料水管与密封盖帽间通过胶水粘接密封,密封盖帽与线缆密封引出结构间也通过密封连接。工作时,感应元件检测被测目标,然后通过线缆将检测信号发送至处理元件,处理元件对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再将分析结果发送至所需设备。防水封装结构采用一般的塑料水管和水管密封盖帽材料制作而成,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塑料水管与密封盖帽间通过胶水粘接密封,该密封方式简单而又稳固可靠、成本低廉;密封盖帽与线缆密封引出结构间也采用密封连接,有效确保其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4是一种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6是一种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8是一种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10是一种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12是一种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14是一种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测装置防水封装结构,包括用于容纳检测装置5的塑料水管1和通过胶水粘接在塑料水管1两端的密封盖帽2,其中一个的密封盖帽2上设置有能够将检测装置5的线缆4密封引出的线缆密封引出结构;线缆密封引出结构是设置在密封盖帽2上供检测装置5的线缆4穿过的通孔31,和通孔31两端涂敷在线缆4四周的密封胶形成的密封胶块。
线缆密封引出结构包括设置在密封盖帽上的通孔和将通孔密封的密封胶块,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且能满足防水要求。
实施例二,如图3、4所示。
所述的线缆密封引出结构,是设置在密封盖帽2上的线缆防水接头32;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该结构简单,防水性好。
实施例三,如图5、6所示。
所述的线缆密封引出结构,包括嵌入在密封盖帽2上的导电金属块33,导电金属块33内端连接检测装置线缆41,导电金属块33的外端从密封盖帽2伸出,其上设置螺纹,其外套有密封垫34,压紧螺母35旋于导电金属块33上将密封垫34压紧在密封盖帽2上;密封垫34与密封盖帽2之间、密封垫34与压紧螺母35之间涂敷有密封胶形成的密封胶层;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通过螺纹连接和密封垫密封,其密封性良好,防水性能较强。
实施例四,如图7、8所示。
所述的线缆密封引出结构,包括设置在密封盖帽2上的通孔,通孔设有内螺纹,有导电螺栓37,通孔与导电螺栓37螺纹连接,导电螺栓37的前端伸出通孔之外,还有密封垫34套于导电螺栓上,压紧螺母35旋于导电螺栓37上将密封垫34压紧在密封盖帽2上;密封垫34与密封盖帽2之间、密封垫34与压紧螺母35之间涂敷有密封胶形成的密封胶层;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密封盖帽、导电螺栓、压紧螺母均通过螺纹连接,其密封性和防水性能更强。
实施例五,如图9、10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正力通用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正力通用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0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