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AMT系统主控板的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0101.9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1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潘亚敏;曹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amt 系统 主控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AMT系统主控板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在干式离合器和齿轮变速器基础上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变速系统。它能根据车速、油门、驾驶员命令等参数,确定最佳挡位,控制原来由驾驶员人工完成的离合器分离与接合、换挡手柄的摘挡与挂挡以及发动机的油门开度的同步调节等操作过程,最终实现换挡过程的操纵自动化。
现有很多车是手动变速器(MT)系统,如果要改装成自动档系统(AT),费用相对比较昂贵,并且不是所有的车都适合改装,特别是小排量的汽车,而继承了MT齿轮式机械变速特点的AMT,仿佛拥有强壮有力的机械手,将动力输送到车轮。它不仅适合于大排量的发动机和运动型跑车,也可以用于小排量车上,采用AMT系统对手动变速器(MT)系统的汽车进行改装,具有很好的前景,但是AMT系统的检测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这让AMT系统的安全性无法得到验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AMT系统主控板安全的检测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AMT系统主控板的检测系统,包括一计算机PC,用于控制检测板1和信号发生器,接收检测板1返回的检测结果,提供检测结果的输出显示、下发检测指令的功能,提供被检测板1的驱动程序下载功能,以及输出控制信号发生器的指令的功能;一检测板1,用于接收计算机PC的指令,输出不同的指令给被检测板1,然后接收被检测板1的各种反馈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将结果反馈给计算机PC;一信号发生器,用于接收计算机的指令,输出模拟汽车行进环境的信号一和信号二;一手柄,用于模拟驾驶员驾车时的操控意图信号。
上述计算机PC的COM1口通过485总线与检测板1的主CPU COM1口连接;述计算机PC的COM2口提供被检测主控板1的驱动程序下载;计算机PC的COM3口输出控制信号发生器的信号。
上述检测板1的主CPU COM2口与被检测主控板1的主CPU COM1口连接,进行通信;手柄信号采集通过被检测板主CPU COM2口输入给被检测板1。
上述汽车AMT系统主控板的检测系统,可以对主控板进行批量检测。
上述汽车AMT系统主控板的检测系统,可以同时对1~32块主控板进行检测。
上述信号一和信号二是汽车发动机转速信号和车轮转速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汽车AMT系统主控板的检测系统,能够对汽车AMT系统主控板的各种功能进行检测,减小主控板出现故障的可能,提高主控板的可靠性,进而让整个AMT系统的可能性更高,提高装有AMT系统的安全性,减少汽车因AMT系统故障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发生。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汽车AMT系统主控板的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2是汽车AMT系统主控板的检测系统批量检测主控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AMT系统主控板的检测系统,包括一计算机PC,用于控制检测板1和信号发生器,接收检测板1返回的检测结果,提供检测结果的输出显示、下发检测指令的功能,提供被检测板1的驱动程序下载功能,以及输出控制信号发生器的指令的功能;一检测板1,用于接收计算机PC的指令,输出不同的指令给被检测板1,然后接收被检测板1的各种反馈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将结果反馈给计算机PC;一信号发生器,用于接收计算机的指令,输出模拟汽车行进环境的信号一和信号二;一手柄,用于模拟驾驶员驾车时的操控意图信号。
该系统主要完成的检测内容包括:被检测板的第一串口通信功能、被检测板的第二串口通信功能、油门信号的采集功能、油门信号的控制信号输出功能、油门控制信号采集功能,车轮转速、发动机转速检测功能及刹车倒车信号采集功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0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