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排式炊事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09727.8 | 申请日: | 2013-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峻;高怀斌;黄光宏;李俊;胡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4B1/19 | 分类号: | F24B1/19;F24B1/191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排式 炊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炊事炉具,特别涉及一种强排式炊事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炊事炉具中,常见的结构为:包括炉体,炉体下部设有炉排,炉排上部的炉体内壁固定有耐火层,耐火层所围成的空腔为炉膛,炉体上壁设有与炉膛相通的烟囱。此结构的炊事炉使用时,炉膛下部的煤被引燃后,然后逐渐引燃其上方的煤块,煤块自下而上燃烧,在煤块的下部燃烧时,火焰被上部煤块阻挡,使得热量利用率较低,并且容易产生烟,而上部煤块燃烧快完时,补充入炉膛的新煤块将火焰压住,又降低了热量的利用率,同时煤块的浪费现象也较严重。专利201020208315.2公开了一种“节能炊事炉”,包括炉体和固定在炉体下部的炉排,炉排上固定有“上小下大”锥状结构的耐火套,耐火套与炉体内壁之间为空气腔,耐火套上侧开有使空气腔与炉膛相通的进气口。专利201120167853.6公开了一种“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炊事炉”,包括内设炉膛的炉体,炉体上开有向炉膛内加料的加料门,炉膛上方设有炉灶,炉膛与炉灶之间设有圆锥体状助燃器,圆锥体状助燃器的侧壁上设有助燃孔。
上述专利的炊事炉使用时,炉排上的煤块引燃后,空气腔内的空气通过进气口或者助燃器上的助燃孔进入炉膛上方,煤块燃烧产生的高温加热耐火层与炉体之间的二次空气,经加热后的高温空气与煤块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可燃燃气燃烧,提高了煤块燃烧热量利用率的同时避免了煤块的浪费。此类炉具主要依靠烟气的高温产生抽力克服燃烧的沿程阻力,由此带来排烟温度过高,燃烧产生的大部分热量由烟气带入外部环境,降低了燃烧热利用率。此外,传统炉具的一次进风空气温度较低,从上方补充新的煤块时将火焰压在新煤块下方,炉口火力削弱,炊事效率降低。
鉴于以上燃煤炉具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强化燃烧炊事炉来克服现有的燃煤炉具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强排式炊事炉,其提高了燃烧热利用率,节省了热量,提高炊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烟筒座的炉体,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炉膛,炉膛的出口与烟筒座之间设置水平烟道,水平烟道上设置热端换热器,热端换热器的下部设置与热端换热器相连接的热电模块,热电模块的下部设置与热电模块相连接的冷端换热器,冷端换热器和炉体内壁之间设置用于风扇,风扇与热电模块相连接并由热电模块驱动;风扇从炉体外部吸入的空气的经过与冷端换热器换热后经送风通道进入炉膛。
所述炉膛外侧设置壳体,壳体和炉膛之间形成二次进风通道;壳体和炉体内壁形成送风通道;炉膛上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聚火罩,聚火罩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二次进风孔,二次进风孔和二次进风通道相连通;经过与冷端换热器换热的空气经送风通道、二次进风通道以及二次进风孔进入聚火罩。
所述炉体的顶部为炉面板,炉面板与聚火罩顶端之间的距离为3~20cm。
所述炉膛下部设置有铲状且能够移动的灰斗。
所述热端换热器和冷端换热器均为翅片式换热器。
所述炉体上开设和炉膛相连通的加料口。
所述炉体的外壁上设有电池盒、调节风扇转速的调节旋钮以及对外输出电能的直流插座。
所述炉膛为圆柱形,炉膛内设有能够移动的炉芯组件。
所述炉体底端设有支撑炉体的支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利用热电发电技术供电的风扇,可对燃烧进行鼓风增压,使得进入炉膛的空气量增加,同时空气经过与冷端换热器进行换热,使得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升高,燃烧更完全,污染物排放降低。本实用新型在烟道和进风通道之间设置换热器及热电模块,通过炉子温差发电驱动风扇实现进气与烟气的热交换,为炉膛提供一次热空气,同时实现从高温烟气取热,强化炉口火力,能够使炉具在海拔高度<4500m的地区均能保证良好的燃烧效果,高海拔适应性好,炊事效率高,勤务保障能力强,制造成本低,使用维护费用低,性能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9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