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喷涂内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9660.8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明;李学彦;廖良;郭宏照;李士业;张群英;李建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宏达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28 | 分类号: | F27B7/28;F27D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缪风举 |
地址: | 450064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喷涂 内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衬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窑喷涂内衬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回转窑内衬快速修补喷涂施工一般采用喷涂机半干法喷涂,耐火材料通过压缩空气输送,在喷枪头部与水混和后喷出。在实际喷涂过程中,由于回转窑原内衬表面有的地方相对光滑,没有锚固结构,耐火材料不能有效依附在回转窑内原有残衬内壁形成新的耐火衬,大量形成反弹,脱落。新喷涂层与原耐火衬不能相结合,转窑时会脱落一批,升温后又分离一批,最后新喷涂层所剩无几,严重浪费了材料。因此,市场急于开发一种能结构能克服以上现有喷涂作业时存在的问题,能大幅减少脱落,提高材料利用率,还可以提高回转窑内衬均匀性及观感质量的喷涂结构。
因此,生产一种生产简单,便于安装,抗冲刷,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的回转窑喷涂内衬结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简单、便于安装、抗冲刷、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的回转窑喷涂内衬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回转窑喷涂内衬结构,包括窑本体、通过锚固件安装在窑本体上的预制砖、设置在预制砖之间的耐火材料浇筑带,所述的锚固件上焊接有喷涂层第一锚固钉,耐火材料浇筑带与预制砖之间设置有喷涂层第二锚固钉,喷涂层第二锚固钉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窑本体上,在喷涂层第一锚固钉和喷涂层第二锚固钉的内侧设置有喷涂层。
所述的喷涂层第一锚固钉的形状为V型或U型,高度不大于5cm。
所述的喷涂层第二锚固钉的形状为7字形,高度为18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包括窑本体、通过锚固件安装在窑本体上的预制砖、设置在预制砖之间的耐火材料浇筑带,所述的锚固件上焊接有喷涂层第一锚固钉,耐火材料浇筑带与预制砖之间设置有喷涂层第二锚固钉,喷涂层第二锚固钉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窑本体上,在喷涂层第一锚固钉和喷涂层第二锚固钉的内侧设置有喷涂层,在使用时,极大的提高了喷涂料的附着率,降低了材料的反弹率,减少管道内扬尘;还增强新衬与老衬的粘附强度,避免了窑体转动时,喷涂层的脱落,在升温后,新衬与老衬间也不会形成分层而脱落,生产过程中,窑内结皮的脱落也不会轻易带掉喷涂衬,窑皮温度下降,能耗下降1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涂层第一锚固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涂层第二锚固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回转窑喷涂内衬结构,包括窑本体1、通过锚固件7安装在窑本体1上的预制砖2、设置在预制砖2之间的耐火材料浇筑带3,所述的锚固件7上焊接有喷涂层第一锚固钉4,耐火材料浇筑带3与预制砖2之间设置有喷涂层第二锚固钉5,喷涂层第二锚固钉5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窑本体1上,在喷涂层第一锚固钉4和喷涂层第二锚固钉5的内侧设置有喷涂层6。
所述的喷涂层第一锚固钉4的形状为V型或U型,高度不大于5cm。所述的喷涂层第二锚固钉5的形状为7字形,高度为180mm。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极大的提高了喷涂料的附着率,降低了材料的反弹率,减少管道内扬尘;还增强新衬与老衬的粘附强度,避免了窑体转动时,喷涂层的脱落,在升温后,新衬与老衬间也不会形成分层而脱落,生产过程中,窑内结皮的脱落也不会轻易带掉喷涂衬,窑皮温度下降,能耗下降10%。喷涂结构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第一锚固钉4和喷涂层第二锚固钉5位置可以不同,形状也可作多种变形,喷涂层第二锚固钉5的厚度和形状也可以有多种变形,也可以是直径为3至5mm的钢丝。在模拟使用过程中,物料的附着率提升了30%,员工的操作环境大为改善。转动窑体,未见喷涂层脱落。升温后及使用过程中,喷涂层没有脱落。窑皮温度下降,由300℃下降为230℃。停窑后入窑检查,喷涂层完好,该结构大大提升了窑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宏达炉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宏达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9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测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柔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