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9284.2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申萌;钟磊;郝宇亮;陆建挺;张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模型 雷电 直接 效应 试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电压试验用装置,尤其是一种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飞机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旅游及商务旅行首选的交通工具。但近年来,飞机被雷击中的事件时有发生,据说飞机每飞行一万里就有可能被雷击中一次。飞机遭受雷击后,雷电产生强大的电流,形成电磁场、光辐射、冲击波和电弧。这些现象都严重威胁飞机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人们对飞机的防雷技术要求日益增加。今天世界上对飞机防雷性能提出的技术标准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对现代的军用飞机。用于军事斗争的飞机往往没条件像民航飞机那样,从容改变飞行高度、路线,绕道避雷雨区,所以对军用飞机的防雷技术要求更高。专家及技术人员在进行飞机设计时,提出了飞机的防雷设计及防雷装置。为了验证这些防雷设计及防雷装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对于飞机的防雷设计和防雷装置的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试验依据。
飞机在遭受雷击时,往往至少有两个雷击点,一个为入点,一个为出点,对于雷电附着点的入点和出点的统计是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的重要内容,同时在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中需测量雷电流的大小。飞机在高空中飞行时,通常具备三种飞行姿态,分别为偏航、俯仰和翻滚。因此在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中分别模拟飞机的这三种飞行姿态进行试验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时,以缩比模型的初始状态为基准,即偏航角、俯仰角和翻滚角都为0°,偏航角0°到180°内每隔30°取一个姿态进行试验,俯仰角0°到360°内每隔30°取一个姿态进行试验,翻滚角0°到180°内每隔30°取一个姿态进行试验。在进行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时,缩比模型处于偏航姿态时通过腹部的一个安装件水平安装于绝缘支架上,现有的绝缘支架为一未经任何加工的竖直绝缘筒,有些甚至为一导电金属杆,且直接安装于地面上。当绝缘支架为一金属导电杆时,雷电击中飞机缩比模型后,雷电流直接通过金属导电杆流入大地,缩比模型处于偏航姿态时雷电附着点的出点无法统计且雷电流无法测量。当绝缘支架为一绝缘筒时,由于地面和绝缘筒底座处于同一水平面,雷电击中飞机缩比模型后,通过缩比模型与绝缘筒的安装点沿着绝缘筒爬电闪络,进而雷电流直接流入大地,缩比模型处于偏航姿态时雷电附着点的出点就始终固定在缩比模型与绝缘筒的安装点处,无法对缩比模型雷电附着点的出点进行统计且雷电流无法测量。且由于缩比模型在试验中要实现偏航、俯仰和翻滚三种姿态下不同角度的转换,现有的绝缘支架需要在缩比模型上留有多个安装位置且缩比模型上的安装点需要拥有多种形式方能实现三种姿态不同角度下的转换,但是在飞机缩比模型上留有多个安装位置且要求缩比模型上的安装点形式多样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无法达到。综上所述,现有的装置无法满足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的试验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机缩比模型雷电直接效应试验用装置,包括连接件、偏航姿态调整件、俯仰姿态调整件、翻滚姿态调整件、绝缘支撑件、加强绝缘支撑件、接地平台和绝缘盒;所述连接件用于与飞机缩比模型安装点进行紧固连接,偏航姿态调整件、俯仰姿态调整件、翻滚姿态调整件均相互垂直,通过调整三个姿态调整件任意调节所述连接件的旋转角度;所述绝缘支撑件一端连接翻滚姿态调整件,另一端绝缘连接接地平台,该接地平台包括接地平面、焊接于接地平面底部的接地平面底座,以及设置在接地平面底座上的绝缘盒,该绝缘盒内设有电流互感器,所述接地平面底座设置有高度调节件用以调节接地平面的高度,所述接地平面的高度高于绝缘支架底座。
所述连接件材质为钢,其上设有螺纹孔,内外表面均设有一层绝缘层。
所述偏航姿态调整件包括第一绝缘筒,所述第一绝缘筒两端分别嵌入第一圆筒状金属件、第二圆筒状金属件内,第一绝缘筒内设有一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穿过第一圆筒状金属件的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伸入第二圆筒状金属件内;所述第一圆筒状金属件和第二圆筒状金属件外层设有一层绝缘涂层,且内部设有与第一传动轴相匹配的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9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