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工作车用升降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8320.3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汤德良;汤梦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圣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213155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工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工作车用升降臂,具体来说是对剪式升降工作车用升降臂的一种改进。
背景技术
剪式升降工作车用升降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升降装置,它通常是通过液压油缸推动剪叉杆组绕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升降动作,其升降台起升后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更安全。是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升降设备。
因为剪式升降工作车用升降臂在升降时,其主要支撑力来自于剪叉杆组,通常情况下,剪叉杆组是若干单个的杆件通过端部或者中间铰接在一起,其强度很难保证,因此大大限制了剪式升降工作车用升降臂的工作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高强度条件下进行工作的升降工作车用升降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包括车体和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和车体间连接有剪叉杆组,所述剪叉杆组包括若干彼此铰接第一杆体和若干彼此铰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于各自的中间处铰接在一起,该中点处还转动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剪叉杆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的滑槽,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两端的滑块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滑槽内还设有可用于将滑槽竖直位置固定的固定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两侧且斜向上的三角形第一斜齿,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两侧可水平滑动且斜向上的三角形第二斜齿,同一水平的两所述第一斜齿尖的间距大于所述滑块的水平长度,同一水平的两所述第二斜齿间的最大间距小于两所述滑齿齿根的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斜齿的齿根与滑块通过弹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中心设有一电磁铁,所述第二斜齿为铁、钴、镍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铰接点处设置有支撑杆,该支撑杆两端设有可在固定板内滑动的滑块,通过固定装置将滑块固定住滑槽内,从而通过若干支撑杆给剪叉杆组提供一个支撑力,减轻其负担,从而使得剪叉杆组能够承载更重的重物,便于在更大强度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固定板;4-滑槽;6-工作平台;8-第一杆体;10-第二杆体;12-剪叉杆组;14-滑块;16-固定装置;18-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和工作平台6,工作平台6和车体间连接有剪叉杆组12,剪叉杆组12包括若干彼此铰接第一杆体8和若干彼此铰接的第二杆体10,第一杆体8与第二杆体10于各自的中间处铰接在一起,该中点处还转动连接有一支撑杆18,剪叉杆组12两侧还分别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固定板2,固定板2上均设置有的滑槽4,分别连接在支撑杆18两端的滑块14可在滑槽4内滑动,滑槽4内还设有可用于将滑槽4竖直位置固定的固定装置16。
在第一杆体8和第二杆体10的铰接点处设置有支撑杆18,该支撑杆18两端设有可在固定板2内滑动的滑块14,通过固定装置16将滑块14固定在滑槽4内,从而通过若干支撑杆18给剪叉杆组12提供一个支撑力,减轻其负担,从而使得剪叉杆组12能够承载更重的重物,便于在更大强度下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固定装置16包括固定设置在滑槽4内两侧且斜向上的三角形第一斜齿,以及设置在固定板2两侧可水平滑动且斜向上的三角形第二斜齿,同一水平的两个第一斜齿尖的间距大于滑块14的水平长度,同一水平的两个第二斜齿间的最大间距小于两滑齿齿根的间距。
第二斜齿在支撑杆18的作用下随滑块14向上运动,至第二斜齿的上斜边与第一斜齿的下斜边接触,继续运动,第一斜齿的下斜边将挤压第二斜齿的上斜边,使其向靠近滑块14一侧水平运动,便于滑块14通过第一斜齿,当第二斜齿滑出某第一斜齿后,第二斜齿水平位置复位,第二斜齿的下斜边抵靠在第一斜齿的上斜边上,因为第一斜齿为斜向上设置的,此时,第二斜齿无需外力支持即可将滑块14固定在滑槽4内,使其不会下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斜齿的齿根与滑块14通过弹簧连接。
通过弹簧,实现第二斜齿水平位置的复位,从而使其卡在第一斜齿上,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圣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圣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8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